国际投行高调唱多中国股市
    2006-11-09    本报记者: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以及瑞信等多家知名国际投资银行纷纷发表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它们都表明一个共同观点:中国的A股市场前景看好,进入了一个新的投资时代。

A股总市值将会翻番

经济参考报资料图片
    “目前,中国的A股市场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11月7日,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师邓体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他说:“无论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还是与以往相比,当前中国国内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都处于较低水平。我们相信,在经济强劲扩展的形势下,A股市场可能进入一个迅速增长期。至2010年,A股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将达到目前水平的三倍。”根据高盛的预测数据,2010年A股市场的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分别可达到2万亿美元和6000亿美元。与此同时,A股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6%上升至45%。
    除了高盛之外,摩根大通和瑞信近期也释放出对中国股市看多的言论。
    瑞信和高盛的判断非常接近。瑞信认为,中国股市市值5年内还将增加两倍。瑞信中国证券研究策略师陈昌华预测,到2010年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将达到18760亿美元,较2005年底的4000亿美元增长逾三倍,而市值占GDP的比例上升到50%。
    摩根大通的分析更是直指颇为敏感的大盘指数问题。摩根大通中国研究主管龚方雄认为,明年上证指数上升到2500点应该没有问题,如果今年年底能到2000点的话,那么它还有20%以上的上升空间。

多重利好成为强力推手

    这些国际投行为支持他们大胆的判断和预测,大都做出了系统的数据分析,甚至罗列出诸多政策和基本面的利多因素。
    根据高盛推出的A股投资策略,以下几个变化将对中国股市形成稳定的利好:海外上市的蓝筹公司陆续回到国内,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推进,民企和外资企业的股份化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而从行业角度来看,鉴于市值不断扩大,短期内中国股市行业分布格局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中国逐渐由制造中心向以服务为导向的经济体转型,服务业可能变得日渐重要。除此之外,IT、医疗保健行业、金融服务公司尤其是证券经纪公司可能将成为国内股市扩展之路的主要受益者。
    摩根大通则表示,推动中国股市上升的力量包括以下因素:强劲的经济增长,结构性改革及经济自由化,股权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及金砖四国(BRIC)基金,盈利增长和盈利向上修订,市场普遍认为应增持股份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正式启动,凸显中国政府允许过剩国内资金外流以促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紧迫性。
    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的表态稍显“含蓄”,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投资管理部首席投资经理郑光国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未来保持目前的增速充满信心,下一步将会扩大对中国A股的投资范围。”

国外投资者获得更多选择

    “A股以往的走势与全球股市的关联度很低,这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在国外的股票市场几乎没有中国一些行业的股票,A股市场的行业分布为国外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国际投资者可能比在其他发达市场更有机会发现能跑赢大市的股票。”邓体顺说。
    邓体顺认为,由于当前的政策倾向于平衡经济增长,政策倾斜从投资和出口转向国内消费,因此消费品股票蕴含最佳的长线投资机会,领先的国内消费品品牌企业、互联网、媒体、金融服务和房地产行业的股票表现将会跑赢大市。
    陈昌华则指出,未来几年,中国股市的最大动力在银行类上市公司,几家上市银行会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此外,资源类和公共事业类股票也值得特别关注。
    而龚方雄则显然对消费和金融业情有独钟。他说:“消费行业和金融服务行业的长期成长性和增长性是非常好的。看看银行的收入盈利结构就很清楚,现在银行的盈利结构90%以上还是以利息收入为主,而国外银行大概有30%以上的盈利是非利息收入,由于中国相对的消费占GDP的比重还很低,家庭消费占GDP大概只有38%,而西方国家一般都是60%以上。从这个角度来讲,消费的成长性是非常强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