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0年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由于市场流动性趋紧,5月货币市场利率快速大幅上行。这是央行在年内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中首次表述“流动性趋紧”。此前,央行对流动性的判断为“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 央行称,5月份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量有所减少,债券发行期限结构以中期债券为主,长期债券发行比重明显上升;市场流动性有所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快速大幅上行;现券交易量略减,银行间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国债指数上涨较多,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快速平坦化趋势。股票市场指数继续大幅下跌,成交量萎缩较多。
分析人士称,近两月市场流动性确实呈现偏紧局面。兴业银行固定收益分析师郭草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货币市场利率一路往上走,中间甚至连短暂的回落都没有,流动性趋紧情况比较突出。这与央行在5月集中发行3年期央票有关。”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后,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货币供应急剧扩张。今年以来,为了使银行体系流动性回到适度宽松,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从4月8日开始,央行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 央行于5月6日和20日分别发行1100亿元和1200亿元3年期央票。郭草敏指出:“在3年期央票发行后,在货币市场上以往净流出的大行也会捉襟见肘,变为净流入。” 有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其实5月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还有其他因素,如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新增财政存款以及信贷规模限制等因素。据分析人士测算,5月10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金融机构超储率已低至1.5%左右,大行超储率更是低至1%以下,银行体系内大面积呈现“缺血”症状。 郭草敏还指出:“5月外汇占款环比大幅下滑54%,也增加了银行‘缺血’症状。”他分析,商业银行上缴外汇相当于增加了人民币存款,而外汇占款减少会影响这部分存款量,进而影响超额储备,增加银行资金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