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家实施了包括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的政策。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些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消费在上半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约3.8个百分点。然而,专家普遍认为,短期政策的作用只能是局部的,长期拉动消费还要依靠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分配结构。
短期刺激政策效果有限
“中国可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外需,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社科院财政与税收研究室研究员汪德华认为,促进消费对于调结构是有意义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以内需为主体。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记者称,上半年采取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这些都是临时的应急之策,在短期内能起到刺激消费的效果,但是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这些政策都要依靠财政补贴,而财政的钱是有限的,并且每家的对家电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受财力和消费瓶颈的限制,它的可持续性也是受到限制的。 “家电下乡对刺激消费有一定的效果,但作用不能高估,这种短期政策的作用只能是局部的,短期的,如果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较长时间的话,这类短期政策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汪德华说。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云平认为,国内电子信息产品消费并没能弥补出口的大幅下降。他说,家电在电子信息产品中占很大比重,而这种轻工产品主要受消费和出口影响比较大。可以看出,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的增长速度是慢于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虽然受出口下降的影响很大,但是国内消费的增长也没能弥补这一降幅,如果能弥补的话,电子信息产品的增长速度可能可以上去,达到工业增加的平均速度。从这个意义上,并不能看出消费很好地弥补了出口的缺口,这些短期刺激消费的政策虽然有效,但效果也是有限的。 汪德华指出,这几年,虽然我国的储蓄率还是比较高,但实际上居民的消费意愿是在提高的。他分析,中国高达40%以上的储蓄率,实际上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居民的储蓄率还是比较稳定的。具体来看,居民储蓄率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收入占GDP的比重,另外一个方面是居民愿意拿多大比例的钱来消费。“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但居民储蓄率比较稳定,这说明老百姓还是愿意花钱的。”汪德华说。 “长期来看,居民的消费还是和他的收入水平相关的。消费的长期、根本性增长是建立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的。”赵锡军说,经济增长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增多了,消费自然就上去了。
促进消费是长期问题
专家们指出,促进消费是个长期的问题,核心是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 汪德华认为,受经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民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改善的空间不是很大,比如劳动力过剩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就很难改善,“要改善现有收入分配格局,二次分配更重要,要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转移作用”。 汪德华表示,我国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必须改变,目前,企业和个人交的养老金占工资28%,这个比例在世界各国当中都算是比较高的。他认为:“养老金的筹资过度依赖工薪税,不仅对消费不利,对就业和企业经营等方面也是有影响的。”因此,他建议,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可以从财政收入中固定划出一块,这样才能解决养老资金对劳动征税过重的问题。 赵锡军则认为,国家应创造有利于消费的环境,通过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来引导,使生产产品的结构和国民的消费需求相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