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成第二波金融危机“火药桶”
    2009-03-02    作者:杨丽明    来源:市场报

  当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国新加入欧盟时,欧盟举“盟”上下,交杯相庆,皆大欢喜。谁也没想到4年多后,东欧这个欧洲经济增长的新火车头将有可能成为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的火药桶。

欧洲新兴经济体面临严重衰退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有关“欧洲新兴经济体衰退严重”的最新风险提示报告,引发了国际上对东欧经济拖累欧洲银行业,进而引发以欧洲为主战场的第二波金融危机的恐慌。
  这一风险揭示报告认为,欧洲新兴经济体的衰退情况可能比其他地区更加严重,因为这些经济体存在很大的贸易失衡问题,这可能导致该地区的银行评级被下调,并连累其西欧同行。
  近几年来,由于在地租、人力资源、税收政策以及地缘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东欧成为西欧银行及投资机构最为钟爱的投资目的地。
  一方面,东欧凭借西欧的投资,获得了经济腾飞的必需资本;另一方面,西欧投资者也在这些新兴经济体获利颇丰。2007年,东欧地区甚至取代亚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新兴市场,当年全球投资于新兴市场的7800亿美元中有3650亿美元流向了东欧,其中大部分购买了银行债券等金融产品。
  然而,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这种形势发生了逆转。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投行崩溃,进而导致全球金融系统性的危机。在危机的阴影下,西欧金融机构投向国外的资金纷纷外逃。  据国际金融协会预计,西方银行今年将从新兴市场撤出约610亿美元的资金,去年为净流入1670亿美元,2007年更是达到净流入410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而东欧新兴国家受创最为严重,预计有270亿美元流出该地区。
  众所周知,东欧国家银行业被西欧国家高度控制。尤其是意大利、奥地利、瑞典和比利时的银行对中东欧影响力最大,拥有这些国家银行份额的80%。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的银行系统几乎100%由外国银行控制。

外资撤离引发东欧系统性危机

  外资的大量撤离,在东欧国家导致了系统性的危机。首先,投资人信心的丧失,使对外国资本依赖程度过高的东欧,一下陷入资金紧缩状况,股市急剧缩水,融资难度大大增加,面临实体经济衰退危机。有专家估计,外资突然撤走将使得东欧的经济产值在今年暴跌10%。
  其次,随着融资套利交易平仓和资金的大举撤离,东欧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穆迪的报告称,2009年至今,一些国家的货币短短一个多月的“缩水”幅度几乎可与2008年整个下半年相比。
  该地区本币贬值幅度最大的国家依次为波兰、匈牙利和俄罗斯,对美元汇率的下跌幅度分别高达21%、20%和17%;而在去年下半年,上述3种货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则为28%、21%和20%。
  第三,由于经济衰退和货币贬值,东欧国家偿还外债的成本大幅增加。而东欧国家的外债所占本国的GDP比率,却高得惊人。穆迪报告指出,2008年每个东欧国家的外债/GDP比率都高于50%。拉脱维亚为135%,居9国之首;保加利亚、匈牙利、爱沙尼亚等国也高于100%,相比上世纪末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还要高出很多。
  目前,东欧国家外债总计约1.7万亿美元,超过了该地区2008年GDP。其中,多数借款将在短期内到期,今年东欧银行面临4000亿美元还款或再融资压力,相当于该地区GDP的1/3。而还债成本的增加,对这些国家无异于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由于受欧洲国家市场需求减少,以及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东欧对西欧出口急剧减少,这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东欧也是一个重大打击。

西欧将受东欧金融危机拖累

  面临综合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东欧国家对西欧金融机构贷款的违约风险大大增加。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违约事件将出现集中爆发的现象。
  东欧的违约,对西欧已经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又是一次重大打击。因为一些西欧经济体对东欧进行了巨额放贷,如奥地利银行向东欧地区的放贷量相当于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瑞士的银行向高风险国家借出900亿美元,相当于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5。许多人认为,东欧国家的违约,将是压死西欧金融体系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届时,第二波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有可能诱发。

  相关稿件
· 东欧经济“重感冒” 尚未传染全世界[图] 2009-03-02
· 默克尔暗示:德国将对东欧国家施以援手 2009-02-27
· 风险加剧 东欧或成新一轮金融风暴策源地 2009-02-25
· 金融危机来袭 东欧国家经济金融体系战栗 2009-02-25
· 经济危机下的东欧新巨变 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