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刺激政策、取消信贷控制和去年9月15日以来连续五次降息的效应进一步显现。1月货币供应量和新增贷款同现爆发式增长,单月新增贷款规模创历史纪录,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创2003年12月以来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2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M2余额为4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增幅比上年末高0.97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增幅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环比增幅5.4%,是1997年以来新高。
1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51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额更是达到了1.53万亿元。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认为,居民存款增速加快主要是跟春节有较大关系。记者观察到,从往年来看,居民单月存款的最大额也往往集中在每年春节所在的月份。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则认为,造成居民存款猛增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居民户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判断比较谨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是居民的主要投资渠道,大家仍处于观望阶段。 基于人民币存款的巨额增长,潘向东解释,M2与M1之间的剪刀差是可以理解的。M2与M1之间的差额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而1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较多,信贷的复苏又使得企业的定期存款增加。郭田勇则补充,春节因素也是潜在的原因之一,在发放工资后,企业存款部分转为了居民储蓄。 而银行本身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更加强调“存款立行”也对存款增加功不可没。截至1月末,工行人民币各项存款较2008年底增加了2712亿元,是2008年全年增量的1/4。尽管很多业内专家指出,银行应改变依赖于“存贷差”赚取利润的模式,但在特殊时期,“存款立行”却不能动摇。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曾经指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抛弃“存款立行”的基本原则,过多地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融资,一旦市场信心出现问题,流动性危机就有可能显现。 对于M1的增速下降和M2的增速上升,潘向东展望,“M1的情况反映了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不足,说明当前的情况并不好,但是M2的增速上升说明经济恢复的苗头已经出现,投资的能力增强。”平安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虹蓉则表示,数据还需要再观察,一季度末的数据更可以透析宏观经济的情况。 此外,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存款方面减少了919亿元,但其中企业存款继上月环比增加6120亿元后,继续增加759亿元,同比多增2586亿元。对此,李虹蓉解释,2008年11月至今年1月连续三月新增贷款都大幅上升,肯定导致企业存款的上升,“企业贷了钱还是要存到银行的。”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其研究报告里则指出,一般来说,企业贷款不仅直接形成存款,甚至还会派生出相当于贷款多倍规模的存款。然而,1月份企业存款环比仅增加了759亿元,鲁政委认为在现有的所谓新增存款中,也可能是存在先前发放的表外贷款在今年被转为“新增信贷”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