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俄乌斗气”如期开锣(自2006年以来,每年1月1日俄罗斯与乌克兰都要上演一出“天然气大战”,几成惯例),而这一次,俄罗斯的“断气”之举借着欧洲多年不遇的寒流,迅速超越这两个国家的边境而升级成牵动整个欧洲神经的问题。 尽管在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总理普京坚持的强硬底线下,乌克兰最终撤下了一些被指为“私货”附加条件,貌似双方的“气”都顺了,但俄罗斯与乌克兰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上仍分歧难弥。 欧盟将俄乌之间的“斗气”定位为“商业纠纷”,但“靠金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俄乌能源争端之所以迟迟难以调和,凸显出其背后愈演愈烈的政治冲突。即便俄罗斯“开闸”恢复向欧盟供气,但争端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俄仍可继续以天然气为“武器”,借欧盟向力图加入北约的乌克兰施压。 事实上,当能源问题遭遇政治冲突,以天然气作为谈判筹码并不出人意料,甚至可说是俄罗斯做出的“自然选择”。 当能源遭遇政治,缺少能源的欧盟在政治上自难免“气短”。俄乌之间常年的天然气“大战”已让欧盟吃尽苦头。欧盟国家天然气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由俄提供,而俄输往欧盟国家天然气的80%途经乌克兰。2006年的那次大规模“断气”,令欧盟至今心有余悸。虽然欧盟能源巨头目前手中都拥有大量天然气储备,但如果俄乌争端久拖不决,欧盟国家的天然气供应仍可能受到影响。德国媒体曾无奈地表示:俄罗斯天然气管道项目代表着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这是欧洲的一个“结构性错误”。 当能源遭遇政治,对欧盟各国来说,必须另谋出路增加“底气”,以减少对俄罗斯这个“不可靠的供应商”及乌克兰这个“摇摆不定的中转站”的依赖。据悉,欧盟内部已加快研究“纳布科”天然气管道项目。事实上,该项目的论证工作时间已久,只因涉及欧盟内部多国,多项问题需要各国进行讨论而进展缓慢。 当能源遭遇政治,再次考验了欧盟的团结程度。如同让欧洲诸国“用一个声音说话”一样困难,欧盟立法预见一种适用于在任何欧盟国家出现危机情况下的能源问题团结机制尚难有效实施。 前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曾说:在欧洲,“通过成功的一体化,我们向世界证明了有可能创造一种实现和平的方法。”
(摘自1月13日法国《欧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