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对我国1万多家境外企业有什么影响?给跨国并购带来更多机遇还是更大风险?在“抄底”的诱惑下,我们怎样“走出去”?
海外冲击不可避免,总量很小暂勿过虑
随着次贷危机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特别是跨国投资不可避免遭到冲击。面对金融风暴,分布于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家境外企业现在还好吗?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和海外扩张仍较活跃,据商务部统计,上半年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近342亿美元,其中金融业有85亿美元,而非金融业达256亿多美元,占75%,同比增长229%,这当中包括中铝140亿美元收购力拓部分股权等大项目。主管部门透露,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境外企业的损失程度还无法确切统计,就其影响而言,迄今为止尚未有明显剧烈的反映,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商务部研究院邢厚媛研究员认为,金融海啸波及全球,一些国家出现流动性紧张,对于已经“走出去”尤其终极市场是美欧的企业,首先会遇到资金困难,“输血”链条随时可能中断。另一方面,危机导致美国消费增长乏力,整个供应链发生扭曲,境外企业营销会受阻,减产裁员的压力增加。记者了解到,次贷危机爆发后,一些中资企业确有浮亏,有的资产和市值缩水较大。 专家提出,尽管形势严峻,但由于我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占比很小,至今存量才1200亿美元,加之有国内稳定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作后盾,因此暂不必过于担心。从地区分布看,亚洲、拉美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集中的地区,亚洲拥有境外中资企业的50%,在美欧的中资企业不超过2000家,且多为贸易类。从行业分布看,主要是批发零售、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仓储、采矿、制造业和金融业,这几大行业合占海外投资流量的90%。从投资主体看,多元化格局继续凸显,但央企仍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80%左右,跨国营销经验相对丰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
“出海”不是为了冲浪,“抄底”尚不具备优势
近来,国外一些舆论指出,当前是各类中资企业加快海外抄底的大好时机,国内也有企业跃跃欲试。那么,危机给我跨国投资和并购带来了更多机遇还是更大风险?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应作何抉择? 邢厚媛说,通过跨国经营包括并购到海外投资办厂、整合优质资源,是中国企业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何况国内经济已呈结构性饱和。理论上讲,眼下确是“走出去”的投资良机。可是,现实地看,国际金融市场越动荡,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就越不可测,“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就越大。而多数国内企业尚不具备跨国并购、运营的素质和能力,尤其在金融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抄底”还不具备优势。企业要好好掂量,保持清醒。 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认为,必须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有准确把握,对其长期性有充分认识。危机还未见底,你就急着“抄底”,一旦失手,成本更高。即使见了底,恐怕也需要很长的恢复期,企业应慎之又慎,不能仅仅为了冲浪而“出海”,更不能简单地以为人家在“甩货”,得有长远眼光和规划,这方面要吸取当年日本的教训。
调整战略,防范风险,加强内外联动
风暴面前,下一步跨国投资该怎么走? 商务部合作司有关人士表示,水有多深?有待观察。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调整会形成全球新格局,洗牌过程也会使一些国家的产业出现空当,国内企业不妨适时而动,但切勿盲动。要把准机会,更要未雨绸缪,严防风险,风险控制直接关乎海外投资的成败。 邢厚媛说,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投资一大特点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企业要及时调整国际化战略。不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不大,特别是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在内的“金砖四国”发展势头好,非洲、中东的潜力很大,可重点投资这些市场。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运用股权投资和跨国并购等新方式,在国内经济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资源、技术、营销渠道、品牌等领域有所作为,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合作。企业要对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深入摸底,像美国就以外资并购影响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诸多法律约束甚至政治干预。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绝非短期套利。专家们呼吁,在目前的非常时期、非常环境下,海外投资的战略导向应更清晰、明确,政策层面应更具竞争性、系统性、灵活性,更好地体现扶持,鼓励真正有实力、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经营,避免一哄而上,并加强内外联动。 金融风暴给我国海外投资并购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只有把基本功练好,把自己的事办好,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能量,在对外投资中抓住一切机遇,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