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0-20 作者: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就像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环保部门逼紧了,企业和地方政府就有可能在污染治理上玩数字游戏,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中,污染物减排成为约束性指标后,这种对抗更加明显。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司长赵华林今天在“环境与发展论坛”上说,为防止数字掺水,环保部门已经构建了一整套测评系统,上报的数字不再是考量的惟一指标,环境质量的改善被看做是更重要的尺度。
数字会说谎,蓝天白云不会说谎。赵华林说,环境质量的改善老百姓是看得见的。
半个月前,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各省市今年上半年消减污染物的情况,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呈持续下降的势头,但数字背后却是过去两年多,环保部门和污染方在数字游戏中不断的博弈。
赵华林所在的总量司是环境部升格后新成立的部门,其职能是专门落实国家污染减排任务。在今年政府机构改革不断精简人员的背景下,环保部门却增设了这样一个机构,所以总量司从设立之初就被业界评价为,是为了助阵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减排。
由于污染物减排的目标是,2010年要在2005年排放量的基础上消减10%的污染物,所以摆在环保部门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对2005年污染量的核定。赵华林说,当时他们手里有三套数据,一套来自统计部门,一套是企业或地方政府自己申报的,还有一套是环保部门进行排污收费的依据。
当初企业和地方申报污染量的时候不知道环保部门究竟要干什么,所以有的地方多报了,有的地方少报了,可知道要作为考核的基数时就纷纷找来了,要求修改数据。而统计部门的数据也不全面,赵华林举例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造纸企业4000家,可是环保部门摸底的数据是8000家,至少有一半的企业不在册。第一轮的博弈大概就围绕2005年污染基数进行。环保部门最后决定,原来的基数只做参考,目前考核的是各个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减量。
赵华林解释说,企业上马的治理设施,城市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关停的污染企业,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治理工程,它们发挥作用后所消减的污染量也是可以计算的,今后考核就看到底有没有新增污染设施,到底淘汰关停了多少家污染企业。
当环保部门把目光转向新修了多少治理设施时,企业的对策也来了,新建的治理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一些地区成了摆设,污水怎么流进去的又怎样流出来,其实就为了省点设施运转的电费。而此时环保部门也进一步改变考核的办法,赵华林说,他们去地方核查的时候,不再只看企业自己提供的运行记录,而是到供电部门去核查企业究竟用了多少电,一核算用电量,企业的作弊行为就露了马脚,用电量证实企业并没有运转治理设施。
这种核查方法让几家电厂今年就被罚了超过一个亿,还有一批污水处理厂也因为数据造假上了环保部最近公布的黑名单。
赵华林把列入黑名单的手段作为预警机制。他说,对完不成任务和数据造假的企业,他们都会通知地方政府,提出预警,如果持续完不成任务,就会暂停这一地区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
环保任务完不成,就先停下GDP的增长,赵华林说。
环保部门的另一个核查手段就是通过考量地方环境质量是否改善,产业结构是否升级换代。赵华林解释说,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还是由污染严重的小炼焦、小钢铁领衔发展,那么当地减排的数据毫无疑问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地方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也就说明他们的减排数据是掺了水的。
本报北京10月19日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