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让中国青年重新认识美国
    2008-10-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往年这个时候,深圳盐田港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但现在,卡车司机、货场调度和港口工人都闲来无事,站在那里抽烟聊天。他们抱怨说,由于美国经济恶化,港口业务清淡,他们的收入下降了2/3。
  这些人以前因跟美国关系密切而牛气哄哄,现在却感到非常懊恼。
  36岁的李宏国(音)正在把一批手提包从工厂运到盐田港来。他说,去年他每天有一两单生意,现在,三四天有一单生意就不错了。
  李说:“美国是全世界的老板,因此,如果它不景气,就会影响其它地方的每个人。”这一点在中国珠江三角洲看得最清楚,该地区大多数公司的唯一目标是为美国消费者生产产品。
  中国股民像美国人一样密切注视着美国经济救援计划的命运。这项救援计划在星期一被美国众议院否决了。经济学家说,不管是好是坏,中国和美国就像连体双胎。两国经济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City Ocean运输公司深圳办事处总经理安杰拉·郝说:“美国订单减少40%。目前,人人都在挣扎,看谁能最后生存下来。”
  深圳交技公司销售部工作人员孙俊珊(音)说,她是在“美国就是天堂”的想法中长大的,一直认为那里的每个人都有好生活、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她说:“现在,我觉得中国——而不是美国——最好。”
  美国经济问题动摇了许多中国人在改革开放30年里确立的信念的基础。曾一度被当做模式的美国制度现在似乎充满弱点。中国领导人说,他们的国家仍然可以向美国学习,从美国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28岁的熊明(音)在一家业务主要放在盐田港的运输公司上班,他就属于抱着美国资本主义信条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影响,熊明从事跟美国业务关系密切的职业。他6年前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中远集团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由于英语水平高,他干得很出色,很快被以前的一位同事推荐到另一家公司担任经理。这家公司也是向美国长滩港和奥克兰港运送货物的。
  熊明曾风光一时。跟其他员工一样,他经常每月挣4400-5800美元提成。在一个平均年收入只有2000美元的国家,熊明可算有钱人。但如今,大多数工人只能挣750-1500美元。
  如果美国经济再没有起色,他现在的老板很可能会解雇其在深圳的20名员工甚至关闭办事处。熊明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触底。但我们看到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熊明说,如果他可以重来,他会选择在欧洲或者在中东等地区新兴经济体,或者甚至在他一向认为很落后的中国公司工作。他说,美国的麻烦使他重新思考中国国营企业的优越性。
  熊明说:“在美国,大公司的员工都随时会丢掉饭碗。但在中国,工作是稳定的,因为受到更多保护。”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30日)

  相关稿件
· 联合降息难救金融危机 "全世界"应联合起来 2008-10-13
· 金融危机戕害美实体经济 汽车业首当其冲 2008-10-13
· 金融危机殃及日本 大和生命保险公司破产 2008-10-13
· 金融危机教我们学会消费 2008-10-10
· 农村改革还可担当应对金融危机重任 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