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遗传学家雷蒙德·吴是帮助培育抗旱水稻的先锋科学家。该项目帮助425名才华横溢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的精英大学中获得了生物学学位。今天,美国研究性大学中有2500名教员是中国人,而在美国的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的实验室中,有大约10%到20%的科学家是中国人。现在这一人才迁徙的浪潮正在中美两国的制药工业之间建立桥梁。美国《商业周刊》15日就上述现象刊发文章说,其中的催化剂则是被称为“海龟”的归国派。 大陆的海归人士正在建立生物科技的新企业、联系研究公司和美国式的大学实验室。这些海归可能会改变药学研究的性质。中国在基础生物学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并正在有关探索领域崛起为一个大国。 眼下,大陆提供的各种机会正在吸引这些海归重返家园。例如,北京的清华大学最近招揽到了校友、普林斯顿大学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施一公。施说:“我感到在中国更能利用我的专长。” 然而学术并不是海归们的主要目的。一家药品研发外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惠说:“现在大部分人回国是因为他们希望赚钱和干大事业。”惠曾是一名化学家,他在纽约大学获得了一个MBA的学位,然后回到了家乡上海。
一些海归加入大陆企业是因为他们在美国公司的前景相当暗淡。普林斯顿的施说,同印度或欧洲科学家相比,几乎没有多少中国科学家能晋升到美国大企业或者重大研究项目的高层。他预计:“除非美国解决这一‘玻璃天花板’问题,否则将会有更严重的人才回流。”
(9月15日美国《商业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