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七月 各地二手楼市频现寒流
    2008-08-12    作者:唐文祺    来源:上海证券报

  酷暑7月的全国各地楼市,却是冷冷清清。北京二手房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格局,上海二手房指数则出现今年以来最小涨幅,深圳二手房市场在7月份再次回落。各地楼市的下行迹象,在7月份显得分外突出。

北京:量价均走低

  据北京我爱我家提供的数据,2008年7月北京二手房市场表现平淡,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皆出现走低态势。7月份市场交易均价为916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82%;市场整体购买力和需求量下降明显,导致7月交易量环比下跌了5.16%。
  从7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成交总金额来看,由于小户型、低总价的物业受到市场青睐,90万-120万元价格区间的高端物业,成交金额则环比下跌了4.72%,从而带动影响整体市场总成交金额环比降幅为25.50%。分析师指出,观望情绪在短期内依旧是市场主基调。

上海:指数涨幅创最低

  在上海,7月份的上海二手房指数为2396点,环比涨幅仅为0.38%,创下今年上海二手房市场的最低纪录。
  在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所做的统计样本中,已有32.7%的控制点出现下跌,平均跌幅为1.42%。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7月份的新房市场开始出现打折促销的现象,从而加大了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压力。其中,浦东新区的二手房市场领跌全市,较之6月份下降了0.79%。
  分析师认为,在经历连续数月的僵持格局后,7月份的成交量并不足以支撑价格趋高运行,从而导致上海二手房市场涨幅回落,下行迹象明显。结合各项统计数据以及市场实际情况反馈来看,随着调整区域的进一步扩大,未来上海二手房市场将会出现总体向下调整的趋势。

深圳:下行迹象仍明显

  深圳二手房市场在经历了5月份的反弹之后随即“掉头向下”,7月份延续了上月的下跌态势,市场成交均价为12189元/平方米,环比降幅0.63%。从成交量来看,与6月份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但从全年成交走势分析,自3月份的成交高峰之后,这已是第二次出现回落态势。
  据深圳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关内南山区由于房价高涨,导致成交量大幅萎缩,跌幅为全市排名第一,达到18.35%。而调整幅度较大的盐田区,则由于价格变化带动成交走强,环比增幅达到69.71%。由此可见,价格仍然是影响购买力释放的有效因素。
  分析师认为,从深圳二手房市场总体来看,除了早先便已开始调整的关外区域之外,深圳关内区域也开始步上调整轨道,出现了较多价格实惠的物业进行挂牌出让。大量出现的低价盘源是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预示着市场博弈格局开始有所打破,未来价格发展可能会面临进一步调整。

  相关稿件
· 兰州市:“黑”中介哄抬二手房价快速上涨 2008-08-01
· 二手房网络交易系统:"透明空间"里雾里看花 2008-07-23
· 北京二手房市场现抛售潮 议价空间已超10% 2008-07-14
· 福州市:二手房对一手房市场替代作用增强 2008-07-14
·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透露楼市走势玄机? 200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