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面对国内外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和冲击,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10.4%这样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速!“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结果得来十分不易,宏观调控成效明显”,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用这3句话来概括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
偏快的经济增速有所减缓
回望上半年,中国经济可谓是历经坎坷:从国内来看,今年以来接连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地震灾害和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波动较大,尽管一季度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好于原来的预期,但主要经济指标显示,进入二季度以后,世界经济有较大的回落,通货膨胀呈加剧态势,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包括股市、汇市、期市都剧烈振荡。 但从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首先,偏快的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贸易顺差也在减少。第二,较高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回落,5月份和6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0.8和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和6月份分别比上月下降0.4%和0.2%。第三,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第四,重点领域的供应得以改善,特别是粮食今年又获得好收成。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国住宅投资同比增长36.6%,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增长了85.1%。第五,经济运行质量较好,企业实现利润和城乡居民收入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达30%以上。
宏观调控准确及时得力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李晓超分析说,这是宏观调控准确及时、措施得力的结果,同时也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增大,抵御能力增强,回旋余地扩大密不可分。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人大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两防”中的“一防”,为此,中央采取了货币、财税、贸易、土地等各项综合性政策。而在上半年遇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及时决策,明确提出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紧抓重点,突出针对性:一是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供应,加大对农业的各项补贴,积极推广新技术;二是抓好煤电油运,加强对紧缺方面的调动;三是抓好低收入群体,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在价格上涨时,中央又及时发放补贴,稳定了通胀预期。
仍面临通胀和就业压力
李晓超也坦言,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通胀和就业两个比较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在其中选择好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据初步测算,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还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因此,总的来看,未来通胀的压力还比较大。为此,李晓超表示,中国还将继续控制价格的过快上涨,防止通货膨胀。 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那么,中国在奥运会后会不会遭遇经济萧条期?对此,李晓超的看法是,从近期举办奥运会的国家的经验来看,举办前经济增速往往会有所加快,但对于经济总量相对小的国家影响要明显一些,而对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影响就没那么明显。他认为,举办奥运会对经济往往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从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运行情况看,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较好,加之我国经济总量相对又比较大,地域比较辽阔,经济结构也比较齐全,回旋余地也就比较大。 “股市低迷是否反映中国实体经济出现问题”?面对这一疑问,李晓超认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实体经济和股市在短期的相关性相对较小,也就是说,股市下跌,可能经济不一定下跌,而经济增长,股市也有可能出现下跌;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相对来说就比较一致,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如果经济增长快,股市就肯定往上涨,反过来也是如此。 李晓超表示,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