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30 作者:杜晋华 金平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很高兴又看你的博,真的担心你会不再写啦!看你的博已经成了一个习惯,暂时还不想改掉这个毛病。”看到老徐的博客又更新了,虽然只是一些宣传图片,网友小荣还是很开心。日前,有中国第一博之称的徐静蕾,因为博客更新日渐减少曾引发众“粉丝”的扼腕叹息和心理不适。
有人说:“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平的,而博客让人变得立体。”在今年以来的大事件中,博客也展示出巨大的冲击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对1412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0%的公众关注博客,其中19.4%的公众认为自己已经离不开博客了。
“博客是我精心营造的唯一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自称“文艺青年”的老莫毫无疑问是离不开博客的人,她几乎每天都要上网更新,虽然记录的全是流水日子的碎碎念,但是每一篇博客都有一幅小小的图配文,还有轻柔的背景音乐,感觉很别致。
“在博客上,可以反省自己,可以发泄情绪,可以表达一切快乐。虽然有亲人、爱人和朋友,但需要长篇大论地倾诉时,我还是会选择独自坐在电脑前把想法铺陈到博客里。”老莫说。
调查显示,34.9%的公众认为博客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和情绪宣泄的平台,33.9%的公众认为阅读博客提供的最新资讯和独特评论,14.9%的公众认为可以通过博客了解他人的生活。
“博客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和朋友间互相了解的工具,阅读别人的博客,对我的价值观也有一定影响。”除了自己写博,华侨大学研究生郭丽莉只要上网就会点开一长串儿的链接来看,“各个专业的名家大家的、闺密的、明星的,只要内容好,都是我浏览、学习的对象。”
调查中,44.1%的人表示固定关注的博客视情况而定,接下来的选项依次是:现实中的朋友和同学(同事)(22.6%);网友或陌生人(13.8%);明星或者名人(10.0%)。
日前,新浪系统在升级之后显示不少明星博客原来的匿名留言者居然就是博主本人。被卷入该事件的明星纷纷“人格分裂”,一会儿扮演自己的“粉丝”,把自己往死里夸;一会儿扮演来捣乱的,和“粉丝”大战三百回合。
点击率和评论真的这么重要吗?调查中,3.4%的公众认为是头等大事,21.7%的公众认为很重要,57.8%的公众认为无所谓,17.1%的公众认为不重要。
“博客要回归到平民化,精英和明星话语权的失落是早晚的事儿。”有网友留言表示,“升级门”这样的事件也正显示出了有些明星博客门前冷落的状况。
而在今年的雪灾、火炬传递、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的大事件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特别是“80后”、“90后”的青少年也通过博客的圈子凝聚在一起。一个名为“雪儿的碎碎念”的博客平均浏览量每篇近百人,而5月13日她的一篇名为“2008年5月12日亲历地震”的博文竟然有10万多人浏览,很多网友跟帖表示了共同的心愿,“汶川,挺住!我们一起渡过难关!”
调查显示,54.2%的公众认为博客是一种互动式的信息交流方式,它的参与性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催化剂;44.2%的公众认为博客为青少年的个体性和创新思维提供了展示平台;36.8%的公众博客文化有鲜明的平民性和民主性,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所裨益。
而对于博客的负面作用,51.7%的人表示博客作为自媒体的信息真实性和引导舆论的作用等,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和实现;42.9%的人认为博客是一种缺乏规范与约束的共享,极大地挑战了传统媒体所保持的伦理价值观;还有39.9%的人表示博客中的内容尤其是转载的内容常常是毫无意义的信息堆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