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边城”二连浩特商贾多[图]
    2008-06-25    作者:郭万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孟根巴格那一家在店门口。熊建 摄

  “过去是人挣钱,难挣;现在是钱挣钱,好挣。”地毯商秦志河平静地对记者说。这是二连浩特5月末的一个下午,地点在新华大街东口177号,几名外地游客刚买了蒙古地毯离开。到今年,秦志河已经做了18年的蒙古地毯生意。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他还是个火车站搬运工。
  1988年,国务院批准二连浩特对蒙古国开展易货贸易。从那时起,二连浩特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成了经商之地。边境贸易改变着当地人、蒙古国人乃至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

曾是8000居民的边陲小镇

  “东西一条街,18根电线杆;抽上一根烟,走路转一圈。”这是当地人对二连浩特早年的描述。
  1992年二连浩特成为沿边开放城市之后,各地的商人怀着梦想奔赴二连浩特。到今天,二连浩特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边境城市。而开放之初,二连浩特只是一个有8000人口的边陲小镇,被称为“袖珍边城”。
  边境贸易使这里人气大涨,在二连浩特谋求生计的除来自内蒙古其他旗县的人之外,还有来自广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商人。由于二连浩特缺乏农牧业和工业,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经商。
  二连浩特向北9公里即是蒙古国扎门乌德市,这里已成为中蒙边境上最大的陆路口岸和惟一的铁路口岸。每天,有数以千计的来自蒙古国、俄罗斯的大商小贩前来选购货物。
  在温州商城的C区,有一家批零兼营的休闲服装店,主人是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的孟根巴格那。不知不觉间,他已在二连浩特度过了6年时光。

店铺招牌使用三种文字

  在二连浩特笔直宽阔的街头,“蒙俄商品总汇”、“口岸特色商品大全”等店名透露出浓郁的异域气息。很多建筑和店铺门口的招牌都使用了3种文字:中文、蒙文和蒙古国的新蒙文。蒙古国牌照的汽车在街头穿梭,它的主人流连在温州国际商城、宝鼎菜市场、三星建材城等场所。
  如今,二连浩特的大型专业市场有12处,固定摊位数千个。各种边贸公司已经发展到了近100家。很难想象,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集中的只是摆地摊做小本生意的商人。
  在温州国际商城,曾卖过军用鞋的杨英柱对于今昔的差异感慨万千:“变化真是太大了!”在十几年前,他需要将军用鞋摆到露天的水泥台子上,等待顾客购买。白天出摊,晚上将商品收回石棉瓦搭建的房子里。这是二连浩特最初的市场,建在一片沙地上面。但条件的简陋并没有阻挡住人们经商的热情。
  依照当地的说法,蒙古国70%的生活必需品,都是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入蒙古国的扎门乌德,而后转运到蒙古国各地。公路口岸长长的车队、边贸市场操着蒙古语的嘈杂人流,在有力地印证着这种说法。

互联网上做贸易

  在上世纪90年代,在二连浩特经商的摊主们常年奔波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市场上,进货发货,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选购货物的途中。伴随着固定供货渠道的形成,电话、网络将二连浩特与其他地方更迅捷地联系在一起。
  如今,作为晨光、得力等文具的代理商,杨英柱在给在北京的公司汇款后,24小时内就可以收到货。
  这种便捷也在向北方延伸。在温州国际商城内,孟根巴格那的小店颇受蒙古国顾客的青睐,这是因为他能把握他们的“口味”,将他们的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
  事实上,网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他将电脑联上网络。“通过网络我可以把衣服的款式发给国内的朋友,如果对方看着合适,就买了发货。”孟根巴格那说。
  二连浩特这座边境城市,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在每周有7对国际列车途经二连浩特,小憩之后,开往蒙古国、俄罗斯。

  相关稿件
· 莫比乌斯表示未来将更多投资“边境市场” 2008-05-09
· 俄《劳动报》:俄罗斯人在中国边境大批购房 2008-04-09
· 中越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将恢复 2008-03-19
· 海关开展规模最大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专项行动 2007-11-05
· 第十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开幕 200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