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24 作者:吴志华 来源:人民日报 |
|
|
今年以来,全球粮价上涨引发的供应短缺和通货膨胀使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近来采取冻结物价和限制粮食出口,以应对国内通货膨胀,保障供应,稳定生活。巴西今年食品价格也上涨了15%,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但政府更多的是强调增加粮食生产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 6月19日,巴西总统卢拉召集内阁会议,要求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粮食生产。他说,要控制通货膨胀,应当增加供应,而不是冻结物价。政府已经决定将今年向农民发放的生产信贷提高到650亿雷亚尔,其中安排鼓励家庭农业生产的小额信贷140亿雷亚尔。专家估计,这些措施到位后,将使明年粮食增产5%。 巴西农村发展部长吉列尔梅·卡塞尔指出:“严重危机提供了罕见的机遇……在未来几年里,哪个国家拥有土地并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出高质量的食品,那么,这个国家就将繁荣起来。”作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巴西确实面临着一个发展机遇。在大米、大豆、小麦和玉米四大粮食作物中,巴西每年需进口大约80万吨大米和600万吨小麦,以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但与此同时,巴西却是大豆和玉米的生产国与出口国。2000年至2007年,巴西大豆出口量从1150万吨增加到去年的2550万吨,玉米出口量从70万吨增加到去年的1090万吨。仅此两项,巴西每年向世界提供了约3600万吨的粮食。 粮食出口为巴西赚取了大量外汇收入。据统计,2007年大豆、豆油和豆粕的出口收入有114亿美元,其中大豆出口收入57亿美元,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额172亿美元的32.8%。2007年,巴西玉米产量5140万吨,出口1090万吨,创汇19亿美元。从粮食进出口贸易结算看,全球性粮价上涨为巴西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 要使危机变机遇,主要看农业发展的实力和潜力。由于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新技术、新品种,巴西农业生产率提高很快。例如,1990年至2008年,巴西粮食产量增长145%,但种植面积仅增长23.7%。除了粮食作物外,作为食品重要来源的畜牧业发展也很快。2007年巴西鸡肉产量102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出口320万吨,出口收入46亿美元。巴西满足了国际市场40%的鸡肉供应量。巴西牛存栏数和牛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二,分别排在印度和美国之后,可是牛肉出口量却是世界第一。最近5年里,巴西牛肉产量增长了28.2%,去年牛肉出口160万吨,收入44亿美元。10年前巴西只能将1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现在农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的25%。 在粮食供应趋紧的形势下,国际社会也更加关注巴西农业发展的潜力。巴西圣保罗州工业联合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巴西农牧业用地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其中粮食耕地仅占9%。巴西农业联合会研究员马图斯·扎内拉告诉记者:“在不动用亚马孙森林、印第安人保留地和生态保护区的情况下,巴西可以利用的闲置土地还有7100万公顷。”此外,巴西养牛基本是粗放式的,每公顷牧场平均只养1头牛。只要提高养殖技术,不用增加牧地就能提高牛肉产量。巴西地处热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降雨充沛。正是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巴西把当前粮食形势看成了发展机遇,而不是危机。既然有市场需求和利益可图,农民就会积极种粮。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执行主任若泽大胆地预测说,只要加强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巴西粮食产量有可能在2018年达到3亿吨。 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巴西农业生产正面临基础设施陈旧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瓶颈问题。巴西70%的氮肥、50%的磷肥、90%的钾肥要靠进口。现在每吨化肥平均价格从300美元提高到750美元,加重了农业生产成本。机遇其实也是挑战,巴西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粮仓”,要做的事还很多。 (本报巴西利亚6月22日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