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10 作者:刘玲玲 刘扬 钟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
|
2004年5月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已连续48个月呈现顺差,其中去年的后8个月单月顺差规模均保持在200亿美元以上。但今年以来,外贸顺差迅猛扩张势头显著收敛,并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我国外贸出口4245.9亿美元,进口3635.9亿美元,贸易顺差580亿美元,同比下降7.9%,净减少49.4亿美元。 海关总署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当前我国贸易顺差出现同比下降,是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仍将延续出口放缓、进口增加格局,贸易顺差迅猛扩张势头以及贸易失衡矛盾将得到逆转。 报告认为,导致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顺差明显减少主要是以下六大因素。 一是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集中显现。近年来,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紧缩性出口政策密集出台减缓了出口增势;禁限类商品范围扩大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减速;扩大进口战略的实施带动国内进口大幅增长。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口减缓和进口提速态势,成为贸易顺差规模缩减的主要原因。 二是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抑制出口促进进口。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显著加快。人民币升值削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对出口不利,但能够节省进口产品的购买成本,对进口有利,部分原来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纷纷增加进口业务比例。 三是美国次贷危机负面影响蔓延拖累外部需求陷入低迷。目前,次贷危机的波及范围正在由金融领域扩大至实体经济。今年1至4月,我国对美出口743.1亿美元,增长仅6.9%,增速回落12.4个百分点。此外,由于欧盟、日本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对美国贸易的依赖性较强,次贷危机的负面冲击正继续向其他发达经济体蔓延,全球经济减速的风险大为增加。 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导致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受阻。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贸易伙伴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盛行,贸易保护手段不断升级。仅今年1季度,全球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多达17起,涉案金额高达19.1亿美元。在受“质量安全问题”影响的主要产品中,蔬菜、水海产品、玩具3类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受阻合计拉动同期我国出口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 五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拉大稀缺产品项下逆差规模。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再加上奥运、世博会等因素刺激,对重要工业原料、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同时,我国又是人均资源和能源占有率较低的国家,上述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远远落后于需求的增长,巨大的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弥补。此外,我国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和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贸易顺差的缩减。 六是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飙升推动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受美元大幅贬值、供需矛盾激化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呈现高位上涨态势。全球涨价因素迅速传递至进口环节,今年前4个月,因价格上涨因素导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额增加36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增加额的45.8%,拉动我国进口总体增速提高12.8个百分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