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去地方化 能否医治“旧疾”
    2008-05-13    作者:倪光辉 赵亮 刘怀丕    来源:人民日报

  同样的分数,北京、上海的考生可以进入部属重点大学,中西部一些省份的考生却只能上普通本科。近年来,部属高校在招生录取上的属地化倾向一直备受质疑。
  教育部日前要求,2008年各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一律不得提高,超过30%的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政策甫一公布,就引来诸多关注。记者近日走访多所高校,发现招生属地化现象依然比较明显。新政策能否带来新变化,还需拭目以待。

名校青睐属地考生
“直接造成了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视现象”

  目前全国共有教育部直属院校70多所,其招生人数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1/10左右。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大部分重点部属高校分布在中东部的大城市。而在近年来的扩招大潮中,这些高校在招生计划指标比例上也频频向所在省市倾斜。
  “招生属地化,直接造成了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视现象。”在日前举行的“教育改变中国公益论坛”上,学者徐友渔列举了一组数据:北京一所知名大学在北京地区招收380人,在河南招收72人,在贵州招收32人。而河南省人口是北京的8倍,贵州省人口是北京的3.36倍。
  其他高校也有相似情况。据了解,复旦大学在上海招生占总数40%,武汉大学在湖北招生占总数40%,浙江大学在浙江招生占总数70%。而在生源大省河南、湖南等地,重点高校资源却相对不足。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部早在5年前就加大了政策调控力度,减少部属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向生源多、质量好的省市投放。西部地区招生计划已连续5年平均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属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近5年已由40%多降至30%左右。

招生指标此消彼长
“考本地名校可能难了,但考外地名校机会多了”

  教育部发通知之后,一些部属高校采取相应的措施,调减了属地招生比例。“2007年武汉大学属地招生占总计划的比例为36.6%。今年在湖北省招生计划为2500人,占招生总计划的32.9%。”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吴老师说。南开大学招生办负责人也表示,南开今年计划在北京、天津等地缩减一定招生名额,在河南、安徽等省份以及西部地区略有增加。北京大学招办副主任王亚章表示,北大在京招生比例常年维持在10%左右,今年招生计划总体规模为2650人,其中属地招生计划286人,比去年减少14人。
  这一政策也引起了部分学校和家长的担心。武汉大学吴老师表示,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湖北高分考生的流失。“我们会逐渐地降,最终达到30%的比例。”吴老师坦陈,不希望因此给考生和家长造成错觉,认为武汉大学在本地减少了招生,湖北学生不敢报考,而外省学校报了又怕考不上。
  女儿今年将要参加高考的天津市民魏先生担心,今年这些部属院校在津的分数线可能会提高;而外地的高校,分散到各个省市的指标很少,风险也不小。对此,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消彼长,考本地名校可能难了一些,但考外地名校机会却多了。”

去地方化进退两难
“解决问题,要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上着手”

  专家分析说,重点大学在当地招生比例过高这一现象是逐渐形成的。像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一些部属高校,都曾合并过一些地方高校,致使地方生源比例随之增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则认为,“近年来复旦大学本地招生比例从10%扩大到40%,就是因为实行省部共建,主管部门给复旦大学拿6个亿,上海也拿出6个亿,这样就要提高本地招收的比例。”
  在“省部共建”中,不少部属重点高校都成为教育部与当地政府共建的大学,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配套办学资金。作为回报,高校便会相应扩大在当地的招生规模。目前地方“省部共建”的配套资金已经成为学校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属高校去地方化政策可能陷入两难境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指出,如何协调当地政府投入与人才培养回报的关系将是部属高校去地方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招生规模缩小,当地政府的投入也减少,办学资金本就十分紧张的高校,将进一步面临经费难题。招生比例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政府、教育部和学校间的博弈。“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上着手。”熊丙奇建议,从学校角度看,大学办学要拓宽经费渠道,如果把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寄托在政府身上,必然导致学校对政府的依赖,或者导致学校发展严重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政府角度看,应给大学获取资源创造条件,这就必须打破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建立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模式。

  相关稿件
· 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008-05-09
· “青少年税法教育基地”现身江苏 2008-05-08
· 第五届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突出奥运特色 2008-04-30
· 教育产业巨头HM Harcourt在华推广K-12教育 2008-04-24
·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 200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