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4-17 作者:周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中国是亚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中国经济发展不但带来机遇,也呈现许多挑战。新加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对许多类似挑战,因此也有许多相关经验可以和中国相互借鉴和学习,两国可以在这些领域携手合作寻求应对方案。”4月12日,在“亚洲全球化战略论坛”上,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叶伟杰如是说。本次论坛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及其华东校友会,以及“联系新加坡”共同主办。
根据普华永道2008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将于2026年之前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学家2020年远见研究报告》更进一步指出,经购买力比价调整后,中国有望在2020年之前达到这个目标。到那时,中国将带动全球四分之一的经济增长,中国将在中长期持续带动亚洲的经济增长。
叶伟杰分析说:“中国将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如环境保护、人口老化和贫富悬殊等问题,都深受关注。”他特别以人才为例,分析了中新两国面临的人才问题。随着跨国界工作成本的逐渐降低,全球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加,现今的人才不再受国界限制。全世界都在为吸引顶尖人才而竞争。叶伟杰表示:“中国的杰出人才不仅流向美国和欧洲,也流向亚洲国家,现有一部分人已回到国内,新加坡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所以,如何吸引并挽留人才是许多国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最近的调查报告都将新加坡评为全球最容易从事商业活动的国家,而据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机构2005年至2007年的劳动力评估报告显示,新加坡拥有全世界最佳的劳动队伍。叶伟杰认为,对企业家来说,亲商的经济政策、简便的政府审批程序、低税收、众多的商业机遇,以及政府的资金援助,让企业家在新加坡投资或注册公司极为方便。
事实上,中新企业之间的合作已日益深入。中国成为新加坡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重地:淡马锡首次涉足对中国互联网及消费服务类企业的投资,联合投资入股久游网1亿美元;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中新再次携手天津生态城,吉宝集团、凯德置地集团等新加坡房产巨子携手天津泰达等国内企业……
而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走出去,并将新加坡作为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东盟国家、印度乃至中东地区的中转站:联想将其区域总部设在新加坡,中国石化在新加坡建立了润滑油公司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还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进军第三市场。
本报上海4月16日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