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总体经济形势好于预期
    2008-04-17    作者:朱剑红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在重重困难中已经走完一个季度。4月16日,国家统计局介绍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新闻发布会,照例吸引了大量中外记者。可以说,10.6%的GDP增速、8%的CPI涨幅,基本都在各方预料之中,甚至比预想的要好。

调控见效:经济总量偏快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受了一系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考验:南方发生大范围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断蔓延、全球物价持续走高……在这种情况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仍达到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各项统计指标说明,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今年一月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发布去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曾表示,“中国经济在2008年还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增长速度如果出现缓慢或适度回落的话,我想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一季度国民经济的首要特点是经济总量偏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4%,回落了1.9个百分点。在总量略有回落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保持了比较高的质量,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5.5%,比上年同期加快8.8个百分点。
  此外,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取得新进展。一季度6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高技术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长16.8%,加快0.4个百分点。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下降。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季度出口增速为21.4%,回落了6.4个百分点。贸易不平衡有所改善,一季度贸易顺差同比减少49亿美元,下降10.6%。

物价形势:价格上涨仍然带有结构性特点,调控压力较大

  能否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考验。一季度的情况不容乐观。从去年8月份起,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5个月达到6%以上,今年以来涨幅又有所升高。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比上年同期升高5.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升高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在加快上涨,再考虑到国际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今年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8%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面临着较大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分析,物价上涨的压力首先来自上年翘尾因素较大。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对2008年全年翘尾影响为3.4个百分点,要将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8%左右的预期目标,新涨价因素就需要控制在1.4个百分点以内。这意味着,后9个月同比上涨不能超过4.2%。而实际上,影响新涨价的因素还比较多,一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攀升。工业品出厂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都有所扩大,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在加大。二是劳动力成本还在上升。
  尽管物价形势十分严峻,但我们也没有理由丧失信心。一季度的价格上涨仍然带有结构性特点。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则分别略有涨跌。针对由食品带动的价格上涨,党中央、国务院从去年起就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供给的调控措施。目前粮食储备比较充裕,生猪生产也得到恢复。同时,主要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加上中央政府出台的各项调控政策,为控制物价提供了积极的宏观环境。

面对不确定性:既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也要防止增速反弹

  国际、国内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使中国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更加艰巨的任务——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据李晓超分析,未来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一是经济增长存在着继续回落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外部需求继续下滑的可能性在增大,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未见底,主要经济体所受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显露,外部需求有可能进一步收缩。另一方面,受出口环节政策调整的影响,在外需减弱下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加上人民币仍然存在着较大升值压力,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都可能降低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二是经济增长也存在着掉头向上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着反弹的可能。因灾后重建工作将会陆续展开,灾害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将会成为投资追捧的热点。今年新开工的项目还在增加,虽然一些行业利润减少或者出现亏损,但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增长还比较快,将诱发对这些行业投资的增加。目前资金供应比较充裕,为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
  面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价格持续上涨,也要防止增速反弹。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部署,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思想,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力争实现国民经济全年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稿件
· 增幅不出预料 CPI“热度”对股市影响不大 2008-04-17
· CPI“热度”对股市影响不大 2008-04-17
· 李晓超:CPI 3月份环比下降一季度仍处高位 2008-04-17
· 调控CPI不能靠压低粮价 2008-04-09
· CPI和GDP,现在该优先考虑谁? 20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