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07 作者: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在杭州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众多的招聘摊位前,23岁的孙平和他同龄的3位老乡已转悠了好几天。
孙平来自四川,去年开始在杭州打工,之前在富阳的一家压力机厂做了一年学徒。“压力机厂的工作技术含量太低,就是在塑料构件上打孔。”孙平他们一心想找个车工的学徒工作,“技术含量比较高,哪怕当学徒时钱少点,但能多学点有用的技术。”孙平告诉记者,有了技术不仅工资高了很多,老板们也会重视你,有可能的话自己将来也可以回家办厂当老板。
春节过后,劳动力市场又迎来了一批批求职大军。连日来,记者在杭州的人力资源市场采访发现,“80后”农民工已成为今年劳动力市场里的求职主体,占求职者总数的70%以上。
与父辈不同,作为新一代农民工,许多“80后”民工,已不再仅仅把眼睛盯在待遇、报酬上,能不能扎扎实实地学到一门手艺、将来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成为不少年轻农民工关心的问题。“除了有合理的薪酬,他们更重视自己的前途与发展。”
25岁的陈亦强来自安徽阜阳,去年在杭州一家机械厂工作,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元左右的工资,但年前还是毅然辞掉了工作。“收入虽然还算不错,但只是做些装订、包装的工作,感觉没什么长进。”“找工作不能光看待遇,学到点技术才是要紧的。”所以虽然劳动力市场里岗位很多,但他并不急于应聘。
在杭州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记者注意到,不少职业介绍所的招工广告中都注明“‘急招’搬运工、服务员……不要求熟练”,但对于这一类体力劳动岗位,许多80后的求职者不为所动。
杭州市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一位职业中介说,现在不少年轻农民工找工作除了问工资、问包不包吃住之外,问得最多的就是能不能学到技术,特别是那些刚来杭州没几年的年轻人。“低层次的体力活儿很难吸引他们。”
与老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往往是为了赚钱糊口相比,“80后”农民工年纪轻、思想活跃。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到很多年轻外来务工人员不再仅仅把打工当作糊口的手段,更看作是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光打工没意思。”与陈亦强一样,许多“80后”农民工坦言,他们倾向于技工、销售员、业务员等升值潜力相对较大的工作,那些单凭力气、劳动强度大的岗位是他们最后的选择。
“仅仅为了钱、为了打工而打工是干不长的。”来自江西赣州的胡玉萍,在老家上过两年的职业技校,去年6月到杭州后,她先在一家工厂当了3个月学徒工。这次来杭州找工作,她特别留意用人单位是否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
李天明同样来自江西。他告诉记者,总是在别人手下打工没什么出息。李的父母在老家打工,因为没有技术和手艺,找工作难不说,还经常找不到活做。所以“出来找工作,赚钱是其次,学一门技术,增长见识才最重要。”
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也意识到了劳动力市场的这一变化,在招工时,不仅标明了薪水,还突出了录用后可以学技术、有晋升机会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以吸引年轻一代农民工。
本报杭州3月6日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