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我国将“充分就业”?
    2008-03-05    作者:田野 李画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到了2020年,就业岗位与有效劳动力资源大体可以平衡。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劳动者可以顺利实现就业。而且,那时候的就业渠道很通畅,劳动者可以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主创业的环境也更好
  就业问题一直是关系个人命运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课题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让人们对12年后的中国就业形势松了口气。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充分就业≠全民就业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充分就业”不等于“全部就业”。
  在国际上,“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全部就业,而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
  国际劳工组织在就业政策公约中,号召各会员国将充分就业作为一项主要目标,提出实行积极的政策,促进充分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
  目前,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将充分就业作为本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四大目标之一,作为政党执政纲领的首要内容。

经济发展是基础

  尽管就业压力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复杂,既有体制转轨留下的后遗症,又有青年就业群体异军突起,还有上亿亟待城市化的农村人口。三股力量相互交织,是任何国家都未曾经历的。那么,为什么可以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充分就业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课题小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尽管就业形势严峻,充分就业的社会基础和时机仍在悄然成熟。
  从根本上来说,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为就业持续增长提供了基本条件;政府把就业作为宏观调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就业促进法》的实施为促进就业建立起工作的长效机制。近10年来,我国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形成的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和成功经验等,也为实现就业更加充分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就业环境更好

  充分就业到底是什么样,可能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对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课题小组描绘了这样一幅画卷。
  到了2020年,就业岗位与有效劳动力资源大体可以平衡了,这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劳动者可以顺利实现就业。而且,那时候的就业渠道很通畅,劳动者可以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主创业的环境也更好。简单一句话,到那时候,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社会失业率和平均失业周期控制在社会能承受的范围内。

政策阻碍仍需探索

  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就业论坛”上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提出:“就业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各国要制定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政策。”
  事实上,中国要实现充分就业,也不能只凭想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课题小组指出,经济发展政策、财政保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教育培训政策、就业援助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失业保险政策等10大政策,为实现“充分就业”加重了政策砝码。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随着我国企业战略性转轨的日渐完成,我国失业群体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局面。就业新生力量不断涌入,与原体制转轨遗留下的失业人群、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并存。国家提出的扩大就业战略部署,对2020年充分就业的展望,是新形势下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探索。但是,具体操作以及社会经济政策本土化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实验和摸索。

  相关稿件
· 张全收:农民工就业应实现组织化正规化有序化 2008-03-05
· 2020年我国将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2008-03-04
· 陈振宁代表: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2008-03-04
· 就业调查显示:2008年日本四成企业招不满 2008-03-03
· 大学生就业难是人才和市场不匹配 200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