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如何从阵痛中崛起?2月27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雎国余教授主持、一大批经济学家共同参与撰写的首份“中国制造”蓝皮书——《中国领袖企业对于中国制造的意义》研究报告在北京大学发布。他们认为,在“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过程中,领袖企业必须担当更多的责任。
“中国制造”遭遇阵痛
就如同在喧嚣的“暖冬”论调中突然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冰雪大灾一样,“中国制造”的阵痛也来得非常突然。
似乎前不久,中国还沉浸在“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尤其是2006年年初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曾让国内舆论大喜不已,这篇由美国经济新闻女记者邦加妮撰写的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中表示,她想进行一次尝试,全家在一年中坚持不买中国商品,看看生活将会怎样。结果她失败了,得出的结论认为“没有中国商品的生活一团糟”和“美国人完全无法摆脱‘中国制造’”。
然而,在2007年,从动物饲料到玩具,从汽车轮胎到牙膏,“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阵痛”。
“咱们出口的动物饲料,在美国、加拿大,引起宠物中毒死亡,经过查验以后发现饲料里面含有三氯氢氨。”参加发布会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秦贞奎说,陆续还有牙膏事件、玩具事件、轮胎事件,这一系列事件经媒体炒作后,对中国制造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制造在给世界人民的福利带来积极意义的时候,又伴随着一些对中国制造的非议、怀疑、偏见,甚至可能还有一些令人不太喜欢的一些评价。”雎国余也表示,现在,国际上有把中国制造和低质、低端、低品质、低价值相联系,甚至同人权、非安全相联系的倾向。
在“中国制造”遭遇危机的同时,更多深层次的问题也相继浮现了出来,比如在“中国制造”强势的同时,“中国制造”却依然是中国企业之痛;而且,“中国制造”是基于非原材料的初级商品供应优势、廉价劳动力以及各种制度性补贴(如税收、土地等)形成的优势,在与国外技术密集型高端产品交易时,经常会传出“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等类似的新闻,显露出巨大的贸易结构不平衡。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世界离不开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雎国余说,但中国制造的背后确实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改变目前这样的状态,使大国变成强国,赢得消费者市场的忠诚和美誉,“是我们学界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呼吁领袖型企业
“40年以前的‘德国制造’、30年前的‘日本制造’、20年前的‘韩国制造’,都曾经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与中国产品类似的风波,战胜这些挑战之后,他们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力就发生了质的飞跃。”雎国余认为,战胜“阵痛”,将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
他表示,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关键是需要领袖型的企业来带动、推动。他说,“中国制造”真正能够在世界市场上打得响的、有竞争力的品牌非常有限。“当然也有,某些纺织品,某些食品,某些饮料,但是我想是有限的。”
雎国余认为,所谓领袖型的企业就是在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能够足以带动产业、行业发展,能够推动市场发展的一些企业,而且以技术、精良的服务、顾客的忠诚和市场的美誉度为基础的。
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刘伟也认为,要想中国制造真正历史性地转变为中国创造,根本在于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制度创新”。他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是领袖型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才有足够的信誉去融资,抵抗高科技、高风险创新所带来的成本,才能把巨额的创新风险成本在单位产品里摊薄。
“带有连锁效应的技术创新基本上都是在现代化的大企业里发生的,所以我们说中国要技术创新,就要呼吁领袖企业。”刘伟说。
参与发布会的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也表示,我们的传统产品其实有很多好东西,就是因为没有足够出色的企业使其与高新技术结合,没使其从手工变成产业化。
“为什么中国人以前不吃面包,现在外国的面包却能在中国卖得很好?中国人吃馒头,为什么中国的馒头就不能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去吃呢?”他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