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闹‘保姆荒’,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雇主太过苛刻。我们失业好多天了,却一直没有找到‘新主’。”来自河北的刘阿姨说。
刘阿姨:“很多地方都体现不公,比如雇主都要检查我们的健康证,但是在‘验明正身’之后,他们还是不允许我们的衣服和他们的衣服一起洗,甚至不准我们用洗衣机。但是,我想问,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健康状况,雇主不需要向保姆出示健康证明吗?”
|
2006年1 月9
日,位于杭州长板巷的一家家政服务部挂出了“急招保姆”的牌子。吴煌
/摄 |
在北京做了6年保姆的黑龙江籍辛女士,3个月前在雇主家意外地发现,客厅天花板的一角挂着一个长约20厘米的黑“盒子”。后来,她在自己卧室也发现了同样的“盒子”。她凑到“盒子”下方研究了许久,突然意识到——这是监视器!忍受不了每天被人监视的日子,辛女士默默离开了。
就在同一座城市,王女士四处奔波找保姆,可是寻遍了北京城几乎所有家政公司,也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据商务部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共有1500万人次以上,仅北京就达28万多人,年均缺口2万~3万人。今年春节前,上海保姆缺口达10万人,是往年的一倍左右,广州的住家保姆缺口高达12万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搜狐网新闻中心联合进行的在线调查(706人参与)显示,67.1%的人曾经想过要请保姆,51.8%的人认为形成城市“保姆荒”的原因是愿意做保姆的人越来越少;45.5%的人认为解决“保姆荒”最好的办法是对其实行职业化管理。
保姆:我们不是旧社会的佣人
2月20日,记者来到北京市双井桥西的“怡馨园”小区,辛女士和6个姐妹就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这是她所属的正祥和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的宿舍。
失业的两个多月里,辛女士每天都焦急等待雇主上门,因为如果找不到雇主,她们每天的住宿费和伙食费要花去30多元,这对于月薪在千元左右的保姆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事实上,虽然每天都有七八个雇主上门,但是雇主和保姆之间很少有互相看对眼的。
“都说现在闹‘保姆荒’,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雇主太过苛刻。我们失业好多天了,却一直没有找到‘新主’。”来自河北的刘阿姨说。
调查显示,25.5%的人想请保姆但没有请的原因是保姆“跳槽”频繁,不稳定;23.5%的人是因为家里的收入无法负担保姆工资;17.0%的人认为原因是市场需求大,但是愿意当保姆的人少。
在和几位保姆的谈话中记者发现,她们在过去的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雇主的谩骂、虐待、扣工资等不公正待遇,有的雇主甚至将钱、贵重物品故意放在显眼处或保姆的房间,来“考验”她们的“忠诚度”。
多位保姆认为,只要雇主把他们当人看,而不是当作旧社会的佣人,他们不会频繁“跳槽”,相反她们更希望稳定。
“很多地方都体现不公,比如雇主都要检查我们的健康证,但是在‘验明正身’之后,他们还是不允许我们的衣服和他们的衣服一起洗,甚至不准我们用洗衣机。但是,我想问,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健康状况,雇主不需要向保姆出示健康证明吗?”刘阿姨说。
除了对工作环境不太满意,保姆们还对自己的未来表示担忧,有3位保姆明确表示,这个职业不会做太长,因为没有保障。
调查显示,51.8%的人认为愿意做保姆的人越来越少是形成“保姆荒”的原因;22.2%的人把这一现象归因于女性在城市里可以选择的工作越来越多;22.1%的人认为是由于保姆的福利和工资都较差造成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郝玉章认为,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主仆关系是等级很严格的,大家总感觉当保姆低人一等。在农村尽管收入少,但是农民有“主人感”,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即使到城里打工,当保姆和当工人也有明显的差异。工厂打工面对的是机器、物品,保姆面对的是人,要为雇主近距离的提供服务,他们觉得社会地位反差太强烈。
同时,国家对工厂的管理比较严格,工资和保障都不错,但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规范相对不足。“保姆荒”的出现也是农民对自身利益比较的结果,他们开始意识到,体力劳动者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哪个行业的利益高自然就流动到哪儿去。
雇主:我怎样才能找到保姆?
调查显示,67.1%的人曾想过请保姆;48.2%和33.4%的人想请保姆的原因分别是家里有孩子和有老人需要照顾,31.9%的人认为原因是家里人工作繁忙,请保姆省心。
但是,37.4%的人没有请保姆是因为,保姆的服务水平达不到家人的要求;28.0%的人认为有外人住在家里不安全;14.2%的人担心保姆和家人的性格不合,惹麻烦。
家住上海市中山公园附近的花先生前一阵很满意自己刚请的保姆,在他看来,这位保姆做事勤快,对老人和孩子也照顾得细心体贴,但是才干了不到一个月,这位称职的保姆却主动提出离开。通过家政公司,花先生最后了解到保姆离开的原因是“吃不饱饭”,这让他大跌眼镜。“她每天只吃很小一碗,我以为是她食量小,也没多问。她应该告诉我,和我沟通。”
花先生家里,6年换了十多个保姆,但是没有一个合适。“要么太闹,要么太懒,要么就是做事不细心,这和她们要的1000多元的工资完全不符。”
郝玉章认为,雇主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平等对待保姆。此外,雇主还应该多跟保姆聊天,了解她们这个群体的想法,并让她们感觉心情舒畅。如果某一方对另一方有意见,应该当面沟通,工作的时间、工资、责任也应先讲清楚。在此基础上不要给她们太大的压力。
除了雇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保姆,社会对保姆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加剧了“保姆荒”。
调查显示,28.8%的人认为形成“保姆荒”的原因是,“4-2-1”的家庭结构中,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家务负担越来越重,24.1%的人认为原因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大,自己没时间做家务。
但是郝玉章并不认同“家庭结构造成保姆荒”的说法。她说,虽然现在很多年轻夫妻需要照料4个老人和1个孩子,但是这些老人还没有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状态。老龄化还要再过10年才能凸显出来,到时候“保姆荒”现象会更严重,到那时,不仅仅是供给不足,需求也会急剧增加。
在郝玉章看来,造成“保姆荒”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有经济实力负担雇保姆的费用。此外,很多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增大,让他们不得不把家务事交给保姆来做,不像以前,大家在工作时还能抽空兼顾家务琐事。
解决“保姆荒”,首先要提升含金量
对于“保姆荒”的解决办法,人们提出了各种意见:对保姆实行职业化管理(45.5%);宣传保姆服务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失业人群来从事这类工作(27.8%);提高保姆的工资和社会地位(26.8%);由小区物业请几个“公共保姆”,提供给需要的家庭(22.7%)。
“关键在于培训!”华夏中青家政总公司CEO、团中央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朱雷认为,供需不平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调整价格。如果要提高保姆的身价,首先要提升家政从业人员自身的价值。
调查中,公众勾画出的保姆的基本形象是:农村妇女(34.8%)、素质低(34.6%)和勤劳朴实(31.7%)。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城里人对保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朱雷认为,通过培训,家政服务人员就能提高自身的职业含金量。比如,能够做很多可口的饭菜,能够迅速调整心态,能够专业地照顾老弱病残,他们的自信也会增加,并让雇主满意。雇主满意度上升,自然也会让家政从业人员的幸福度上升,从而杜绝家政从业人员频繁“跳槽”的现状。
“过去,我们50%以上的家政从业人员被雇主退回,他们一般要经过2~3次跳槽才能稳定;但是,通过完整的职业培训,我们现在派遣的家政从业人员基本上实现100%‘无退回’率,并且工资上涨了30%。”
暨南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杜艳红对“保姆荒”现象表示乐观,她认为,“保姆荒”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这说明农民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力也是有价值的,比如现在很多农民突然感觉到城里工资并不高,在农村生活会更舒坦,于是他们回到了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