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1-07 作者:胡果 来源:《人民日报》2008-01-07 第06版 |
|
|
|
图为图卢兹航天城一角。胡果
摄 |
香街、铁塔,时装、美酒。提起法国,头一个蹦出的词,当然是“浪漫”。正值圣诞,璀璨别致的灯饰缀满巴黎街巷。
对中国青年代表团100名年轻的访客来说,第一眼的法国浪漫依然。不过这第一印象并未持久,接下来的新鲜旅程,拽出一个浪漫之外的法兰西。
冬日的马赛港安宁静谧。顾不上触摸伊夫岛上基度山的恩怨情仇,顾不上寻觅2600岁古城的悠远留迹,马赛市郊的卡达拉舍,牢牢吸引了中国青年代表团的目光:两个多月前,欧盟委员会宣布“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合作协定正式实施,这个著名的“ITER”,就安顿在卡达拉舍。
戒备森严的卡达拉舍,为中国青年敞开大门。ITER计划也称“人造太阳”计划,目标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能量。与核裂变不同,氘和氚可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原料几乎取之不尽,几乎不会危害环境——ITER计划的意义不言而喻。
卡达拉舍之所以成为ITER反应堆的落脚点,和法国多年来在核电领域的孜孜努力与领先地位紧密相关。就在卡达拉舍,听到一组数字:目前全世界400多座核电站,年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7%,法国电力供应的85%更是来自核电,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还不到2%。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正大步加入人类开发清洁能源的崭新探索。2006年11月,中国、欧盟、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七方代表正式签署协定,这意味着,ITER计划这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涉及的国家人口,将占全球总人口一半以上。
告别卡达拉舍,几位中国科学家前来送行。ITER计划是我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远离祖国、紧张工作,并未消淡他们脸上的自豪:“ITER计划的成功实施,将为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作出重要贡献。这个时间点,或许就在20年后!”
欧洲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法国微电子及纳米技术创新中心、米其林公司总部、拜耳公司总部……行程渐深,中国青年代表团心目中的法兰西,越来越紧地和这样一些词捆在一起:“严谨”、“精细”、“刻苦”,当然,还有“创新”。
图卢兹,空中客车公司总部、阿里亚娜火箭的诞生地。图卢兹航天城设计得就像座儿童乐园,充满童趣,处处为孩子考虑。那天和中国青年代表团一同参观的,是一群法国小学生。那份雀跃与神往,深深打动了远道而来的大朋友们:创新,是一种现实能力,也是一种内在精神,是由一系列具体机制环环相扣构成的制度支撑,也是一方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点滴浇灌的文化土壤。
一个浪漫之外的法国,不仅仅惹人思考。
在巴黎,对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拜访,勾起山西青年企业家张建功极大兴趣:“环保也是生产力!”他的企业做的就是垃圾发电,他准备回国后领着自己的核心团队尽快重返巴黎,开阔眼界,寻求合作。
说起来,这100名中国青年,是近年来中法青年友好互访的最后一支小分队。根据两国领导人的协议,2006年,400名法国青年分四批访华,2007年,400名中国青年又分批回访。
持续两年的大规模友好互访画上圆满句点,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助理倪健深有感触:“友好交流,友好交流,只有深入交流才能切实增进友好!今天,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的许多难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持续深入的青年交往,无疑为此铺垫着基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