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件事引起专家和民众的热议。 事件一:浙江横店三农促进会宣布,计划总投资200亿元的“异地再造圆明园”工程将于明年春节后正式开工,计划5年完成,2013年对外开放,目前已筹集资金11.6亿元人民币,还将启动全国性的公募活动。 事件二:继湖底铺设防渗膜被“曝光”之后,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在“悄然动土”,开始复建部分建筑。 多事之园“圆明园”,再次成为舆论热点。
|
照片为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邓一飞
摄 | 三方争论相持不下 保护规划是妥协的结果?
事实上,围绕圆明园展开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近年发生的规模比较大的争论就有两起:1999年,有专家提议就地重修圆明园,遭到了49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坚决反对;2004年,又有专家提出重修方案,社会舆论再次同声谴责。然而,大众的反对声并没有使这个动议消解,在前不久举办的“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建筑学家汪之力呼吁,应尽快恢复圆明园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并按原样重建总体1/10的建筑物。 多年来,围绕如何保护圆明园遗址这一问题,学术界基本是“三国鼎立”——全面复建论、部分复建论和直面废墟论。 “全面复建论”以中国圆明园学会为代表的建筑学界的成员为代表,呼吁尽快恢复圆明园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用作展示“圆明园事件”、清朝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园林,让圆明园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 “部分复建论”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认为可以少量复建圆明园内的基本设施。这一观点在文物保护界比较受欢迎。 “直面废墟论”是后来居上的观点。他们认为,圆明园遗址本身就是一座大型露天的历史博物馆,山形水系、建筑基址、建筑残件、破坏痕迹,这些都应该原样保留,“凝固”起来留给人们看,传达历史的真实信息。这种观点在民间和知识界都有一定的市场。 针锋相对的各方都顽强地坚持着各自的立场。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通过审批。有专家认为,这个规划是三方意见妥协的产物。 “此次复建少量建筑,是按照《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进行的,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的事情。”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说。据介绍,在圆明园近期实施的保护方案中,有两条与复建有关:恢复修建园内必需的功能性建筑,如长春园和圆明园的大宫门等,约1.4万平方米;复建“三园”(即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全部围墙。此前,圆明园内复建并开放的有绮春园宫门、迷宫“黄花阵”的西式亭、槛碧亭等。 但是,参与“审批”规划的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指出,规划本身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醒的是,实施规划的相关单位一直有扩大的企图。
主管部门态度明确 圆明园遗址要“慎动”
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又是怎样的呢?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观点明确地表示,正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实施的圆明园复建方案已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方案基本是保护遗址原貌,只是复建少量的几个门和个别辅助设施,总量很小。 “对于圆明园这样的文物遗址,‘慎动’原则是起码的常识,”单霁翔表示,“圆明园当年到底什么样?根本没有确凿可考的记录,再加上今天的技术、材料、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圆明园的精雕细刻以及彩绘方法是那么艰深,如果全面复建,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复建后的建筑是不是圆明园,我也表示怀疑。” 专家认为,圆明园修复和保护问题已经超越文物保护专业范畴。圆明园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标签之一,也是世界人民的遗产,而不是某个权力机构的筹码,也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辖区。 作为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的人文符号,在圆明园内重建有关建筑,不仅要引入听证机制,更要通过媒体,特别是通过专家学者辩论的方式,使广大民众参与进来,通过意见理性的表达,汇聚到相关决策机构,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考虑重建还是保留废墟状态,这应该是文物遗址修复重建的合理程序。抬高文物遗址的建筑门槛,才能使类似圆明园遗址重建的项目慎重决策,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专家表示,从技术操作的角度出发,圆明园被毁木构建筑的工程资料非常匮乏,如果急于“复建”或者“仿建”,难免会成为历史的笑话。
异地重建只是商业行为 再造“假古董”意义不大
对于浙江横店的行为,单霁翔表示,横店作为一个影视城,修建一个类似圆明园的建筑也是可以的,对此文物局没权干涉。但是之前国家文物局下属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打算参与,被叫停了,“这一点我反对。文保单位不能参与这事,容易引起歧义。”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表示,作为旅游和影视基地,再造一个圆明园也无可厚非。横店斥巨资全面复建圆明园,是民营企业自己筹资,愿打愿挨,没有违背商业操作原则。 但网上的调查显示,罹难147年的圆明园之所以成为国人心目中挥之不去的印记,就在于它所背负的屈辱的历史和对今天的人们带来的警示意义,与其投入巨资异地或就地再造“假古董”,不如下大力气保护好现有的圆明园遗址。 有民众质疑,围绕着圆明园的所有争论,起点根本不一样,所以才会纠缠不清,与其吵来吵去,还不如先搞清楚圆明园到底是个什么园,我们到底希望它的存在能够履行什么样的功能。或许,一位网友的话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谁能告诉我,有谁会需要一个异地重建的圆明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