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年底别中骗子的招儿
    2007-12-05    作者:傅立新    来源:《市场报》2007-12-05 第06版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正值年终岁末,不法分子抱着“捞一把”的心态伺机进行诈骗,市民们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态,以免上当受骗。为此,《市场报》记者特地走访了公安机关有关民警。
    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这些街头诈骗案件主要有以下6大类。

“拜神消灾”

    该把戏是利用人求平安的心理,以算命、代人驱鬼、看病、消灾等方式进行诈骗。该类诈骗通常是男女搭配作案。首先,骗子们先选定某一作案对象,由其中一名骗子先和事主搭讪,称事主家中近期可能有灾难发生,他们可以帮事主求神拜佛保佑家人平安,但前提是必须花些钱拜神才能消灾,称钱花得越多效果越好,要事主将家中的钱财都拿出来让他们拜神。骗子在钱财到手后,就要事主回家等候,等他们去拜完神后回原地将钱财交还事主,用调包手法以废纸、冥币等物将现金换走。

低价转让挖到的“金元宝”

    一般为3名以上男、女骗子结伴诈骗。被骗人在街上时,会有一个人走到他(她)跟前,问银行在哪里,并告诉他(她),自己有个宝物要送到银行去鉴定、出售。这时,另一个骗子就会出现,仔细端详“问路人”手中持有的“宝物”,并声称自己有亲朋就是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以免费去鉴别一下真假。后面来的这个骗子进入银行一会儿就“请”出一位身着银行制服的人(当然也是骗子),此人看完“宝物”后作出判断:“宝物”是真的,并且很值钱,然后就退场了。这时,骗子就会假装和被骗人商量,合伙收购“持宝人”手中的“宝物”,而“持宝人”也会做出样子:自己家中急需用钱,只要给钱,宝物就低价转让,诱使被骗人买“宝物”。

故意丢包唱“双簧”

    该类诈骗中,施骗人员故意遗失一包物品在被骗人附近后离开,另一同伙则一直在附近密切注意。如有路人路过捡起此包,其同伙将快速上前“协助”事主捡起,将事主带到僻静无人处平分。施骗人员一般对事主称其愿意“吃亏”,让事主拿出身上钱物,将该包拿走,或让丢包者返回找到事主,与同伙唱“双簧”骗走事主财物。

兑换外币

    诈骗者结伙作案,利用作废外币,或低值高额外币(如秘鲁币)冒充美元、英镑实施诈骗。施骗人多称急需人民币现金,愿意低价兑换或抵押外币,其同伙则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鉴别真伪并介绍外币当前行情,诱骗人购买。

汽车退税

    行骗者的主要手段是,以国家税务局退税部门名义给购车纳税人打电话,称国家税务总局车辆购置税政策调整,让未办理退税手续的购车人到国家财政部办理退税手续。如纳税人受骗与其提供的“财政部”号码联系,便会被要求提供个人银行卡账号,并谎称验证核实后,“财政部”会将税款退入购车人的银行卡内。当持卡人按骗子的“指导”在ATM机上操作时,骗子利用ATM机上的转账功能将卡内资金转移。

招聘诈骗

    租用高档写字楼作幌子,诈骗者以“星探”形式到公共场所挖掘“模特艺员”,然后巧立名目收取“合同保证金”等项费用,接着玩金蝉脱壳计溜之大吉。

    警方在加大对诈骗案件打击力度的同时,总结出这些诈骗案件四大特征:
    特征一:从侵害对象上看,女性和中老年人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目标。
    特征二:从作案地点上看,主要集中于居民小区、街道、市场等公共场所,因为这些场所人员流动较大,不法人员易于交易和脱身。
    特征三:是从作案手段上看,仍以“看病消灾”、丢捡物品和利用假外汇、假金元宝诈骗为主。街头诈骗犯罪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与其有一整套的诈骗程序和行骗手段密不可分。
    特征四:从犯罪分子纠集方式及人员组成情况看,多为多人作案,且大都有女性成员参与。
    在大多数骗局中,骗子之所以屡屡得手,并不是他们有多么高明,而往往是因为被骗人贪心、迷信或者轻信大意,丧失了起码的辨别常识和防范意识。绝大多数的诈骗案件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警方提醒:要提高警惕,不相信陌生人的谎言。
    不要误认为家附近和人多的地方就一定安全。实践表明,许多犯罪分子正是抓住了一些人认为居民小区、街道、市场等地较为安全、疏于防范的心理,专门选择在这类场所作案,并频频得手。

  相关稿件
· 用高科技维权 消费者打赢购车官司 2007-12-05
· 甘肃:讨薪仍是农民工维权首难 2007-12-03
· 十大彩电企业抱团维权 2007-11-27
· 老字号“王致和”海外维权启示录 2007-11-23
· 国内首个寿险理赔维权基金在京宣告成立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