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差出一大截
    2007-12-03    作者:欧阳洁    来源:《人民日报》2007-12-03 第13版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给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也让人们看到更多希望。
                                                                                     ——编 者

“同为副教授,贵州和上海收入差得多”
区域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王芳曾经是贵州大学的一名老师,最近考取了上海的博士生,从偏远的西部走了出来。“大学教师其实是个不错的职业。在贵州,像我这种副教授级教师的月收入近3000元。但是跟上海却没法比,他们的基本工资就差不多是这个数。平时我们的课时费是每小时30元,他们课时费能有100元。”
    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正促使众多像王芳这样的年轻骨干从西部走出来,在新的环境中谋求获得更高的收入。“每月60元的艰苦地区补助简直是杯水车薪。”
    即使在同一个省份,由于每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不等,居民收入也存在明显差异。周灵是湖南省一名参加工作3年的公务员,目前每月的基本工资收入大约为2300元左右,而在省里的一个地级市工作的杨顺兴,已经是一名参加工作40年的副处级干部,他每月的收入仅1500元左右。
    近年来,我国区域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在城镇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在农村则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东西部内部收入差距也略有加大,其中东部收入差距最大,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43,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出20.1、9.6、9.2个百分点。省际间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2006年最高收入的上海市与最低收入的新疆年收入相差为10655元,而上一年这一差距为9465元,收入之比为2.3∶1,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上海的一半。
    区域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低收入地区的物价虽然比较低,但其质量也相应偏低,居民在当地支付相对便宜的费用,只能享受低水平的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而随着区域间的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低收入地区居民会到发达地区看病就诊,其子女也会到发达地区享受高等教育,这时他们需要用低得多的收入来支付与发达地区居民相等的费用,压力倍增。此外,区域间收入差距也不利于留住人才,大量优秀人才往往想方设法离开这些地区。缺少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难以快速发展,其结果就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西部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有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
调节收入差距需加大力度

    区域间存在收入差距有其必然性。由于各地区在自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发育状况等方面的不同,不可避免会带来初次分配上的差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李长安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部地区实施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向东部沿海地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目前虽然提出各区域协调发展,但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大,它对西部地区的聚集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由此造成长期以来西部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有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这在收入上也表现出各个区域间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倒一天天加大。”
    资源价格体系未得充分理顺也是一个原因。“多年来,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资源优势发展,但是东西部地区资源价格存在较大的‘剪刀差’,西部地区基本上没有享受到资源优势带来的收入增长。”李长安说。
    还有专家指出,政府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的力度也明显不足。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2.5%。同期,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的费用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3%。政府未能在调节高收入者收入的同时,使更多的资金扶持低收入者,也是目前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在收入分配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认为在一国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恶化,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状况会得到相应改善,其中包括区域间收入差距。李长安介绍说,西方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的条件下,收入差距将由扩大转为缩小。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左右,距离收入差距自觉改善的“拐点”还有不小距离。但从目前中国收入差距来看,不能被动地等到那个时候,而是要适时干预。

缩小收入差距 既重视市场力量,更期盼政府支持

    如何逾越区域居民收入鸿沟,让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李晓西教授。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要强调政府支持与借助市场力量相结合,缩小地区差距,进而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
    李晓西介绍说,首先要推进国家项目投资与多元化引资相结合。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公共设施投资项目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政策要鼓励和引导各种类型的经济主体到落后地区来投资。特别是在鼓励多元化投资中,要发挥中小企业在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是实现国家区域规划体现行政力与市场力的结合。不仅要规划城市集群或产业集群,更要支持在市场调节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
    “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有限的政府资金必须有重点地运用。政府要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将脱贫能力作为扶贫资金发放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同时要保证扶贫资金发放的过程变成公开透明的申报过程。”李晓西说,美国得克萨斯州虽然不是联邦政府中财政收入最低的州,但他们每年得到政府扶贫资金最多。州政府建立了专门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填写申请材料,说明申请资金的具体用途、资金使用人过去的经营业绩等。良好的资金使用渠道保证他们能顺利申请到扶贫资金。我国也应该建立这样的扶贫资金申请机制。
    “我们还要改变国家只能作为供给方支持地方发展的传统思想,考虑国家作为需求方刺激落后地方发展的思路。”李晓西说。他认为,中央可考虑以项目作为订货方,通过购买来支持地方产业发展,这是市场经济国家中最常用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办法之一。

  相关稿件
· 关上高收入者购买“两限房”的闸门 2007-12-03
· 统计显示:前11个月券商佣金收入逾千亿元 2007-12-03
· 阿根廷:新税法为中低收入阶层“守财” 2007-12-03
· 法国:购买房产出租“护航”财产性收入 2007-12-03
· 美国家庭:用剩余财力投资赚取财产性收入 200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