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洪:"80后网商"的数字化生活
    2007-11-05    田豆豆    来源:《人民日报》2007-11-05 第06版

    在淘宝网上,她叫“紫色的麦子”。她背着包、挎着包、拎着包的各式倩影,一如封面女郎,时尚而靓丽,亦真亦幻地呈现在她的网络商店里。可生活中的她,穿着十分随意:紫色针织衫、牛仔裤,配上不施粉黛的清秀面容,这就是“80后”的新兴“网商”张力洪。

公司上班:“完全是听人使唤”

    2004年,学平面设计的张力洪从武汉科技学院毕业,应聘到武汉某大型数码快印公司工作。由于深深体会了找工作的不易,她经常加班加点,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当我9月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我简直要哭了,才400元!工作辛苦、工资低、没有任何保险保障,设计没有自主权,完全是听人使唤”,张力洪在这家公司干得并不顺心。照她的话说是“三进三出”,“总是我干得受不了了就辞职,过一阵子公司经理打电话请我回去我就回去,受不了了再辞职。”不过,在这家公司任网络营销部门主管的经验使她受益匪浅。“部门经理一直对我们说,我们懂设计,又有审美眼光,又熟悉网络销售流程,开网店很有优势。”

网上开店:“我的工作我做主”

    2005年底,彻底辞职在家“蛰伏”思考了大半年之后,张力洪终于下定决心在淘宝网上开店,“我的工作我做主”。2006年4月,她的饰品店开张了。“当时韩剧里的大串的、装饰性的项链不是很流行吗?我在汉正街进的第一批货全是这种项链。”擅长图案设计的她,就用相机自拍饰品照片,挂在网上。漂亮的图片好评如潮,可真正的买家并不多,最初每月利润只有几百元。她总结问题出在货品质量不够高,完全按自己眼光选择,饰品不适合生活中佩戴等方面。8月,她开始停业反思。
    就在这时,一个网上卖时装的朋友给了她新启示。朋友常常感慨:“有时为了配服装,我让模特背个包包,可总有顾客打电话问有没有包卖。”张力洪灵机一动,卖起了时尚女包。“我能有今天,特别感谢最初给我供货的刘老板和我的第一个顾客。”在卖饰品时张力洪就结识了批发女包的刘老板,也是一样的“80后”青年。眼光独到的张力洪一眼就喜欢上了他的包包,刘老板却很实在地劝她:“我的包太贵,不适合网上卖。”可张力洪的坚持让他松了口,说:“这些包你拿去拍照吧,有人买再找我提货。”张力洪就以20元押金“借”走了价值700多元的女包。没想到,杂志封面般的图片一上网,马上有顾客上门。
    “刚开始因为我还没有信用等级嘛,很多买家浏览但不敢买,北京的毕女士是我的第一个顾客。”2006年11月,张力洪得到的第一份顾客评语是这样的:“可以说,这个包包是我网购以来最惊艳的一个宝贝了。老板图片做得漂亮,很吸引人,但这往往也是最迷惑人的地方。实在是喜欢,向大家强力推荐这个店。”。张力洪备受鼓舞,激动地回复:“等我拿到第一颗钻,我就送你一个包!”1个月后,她就兑现了承诺。
    如今,她包包店已达到“四钻级”信用等级,生意十分火爆。“基本上只要我睁眼愿意做生意,就有人找我买包。我有时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她一度坚持着每天早上8点起床,凌晨3点入睡的生活。进货、做摄影模特、网上讨价还价交易、联系快递等等都是她一个人。“我还记得有一次进货,我一个人扛了3个大包,加起来有60公斤,比我自己还重。走着走着下起大雨,又打不到车……”当时她还住在没有电梯的8楼,每次上货下货都得依靠她那瘦弱的肩膀。为了给顾客贴心的服务,她还给自己额外增加工作:改包装盒。邮局的包装盒太大,定制纸盒太贵,她要自己把它改成合适的尺寸,再用胶带一丝不苟地粘好,为了防水还在外加盖一层塑料纸。所以她的顾客收到订货后总是留言“像收到了礼物一样”。

回报社会:每卖出一元钱就有一毛钱捐给公益事业

    起名“麦子”,是期待收获。如今,“紫色的麦子”梦想成真,她的利润比开饰品店时高出四五倍;客源比较稳定之后,她也可以“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时就关上电脑休息”了。
    虽然还在考虑办理营业执照的问题,她已经参加了淘宝网的公益行动回报社会:她的网店每卖出一元钱就有一毛钱捐给公益事业。
    “我相信在这一行做得好,完全可能做成百万富翁,不过我不建议刚毕业的学生就去开网店,因为开网店每天在家,和社会接触太少。其实,在网上开店更适合中老年人。”年轻的她,还在思考着新的转型。

  相关稿件
· 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9月15日将在杭州举行 2007-09-14
· 2007北京赛区十大网商评选结果揭晓 2007-07-20
· 中国建设银行依据网商信用评级发放贷款 2007-06-11
· 口碑网助推房产餐饮商家冲顶十大网商 200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