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至12.5%,无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 面对日益紧缩的资金敞口,不同银行的反应及表现各异。 业内人士认为,准备金率上调对抑制贷款过快增长作用有限,在流动性过剩及经济持续偏热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不同政策的互动,保持合适的存贷比,才能实现银行持续稳健的经营。
对银行影响各异
存款准备金率已逼近历史高位,今年以来,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回收的资金量预计可达1.2万亿元。准备金率上调给一些存贷款规模较大的银行带来了挑战。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加大了资金拆出成本,对该行的一些贷款项目造成了影响,目前该行也在积极调整资产规模,改变业务比重,以减少对下半年经营的负面影响。 光大银行一位人士表示,准备金率上调对该行放贷影响不大。上半年该行投放的贷款项目已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储备项目阶段,接下来还有一些核算、改组等重要工作,因此在资金使用上不会有太大规模。他认为,准备金率上调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大,上调会对其资金使用带来一定影响,贷款投放及规模将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小银行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兴业银行一位人士也表示,准备金率上调对该行经营影响不大,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存贷规模有限,很多银行已通过减持债券等方式来应对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某城商行负责人也表示,该行的存贷比还不到70%,面对高存款准备金率,小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存款、适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保持稳健经营,而对于贷款则不必过分追求。
减少超额储备
对于一些资本充足率低、放贷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而言,减少超额储备便是应对高准备金率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率为4.78%,到今年6月份,超额储备水平大概降至3%,相比一共下调了1.78个百分点,这也相当于抵消了三次上调准备金率的水平。对于大银行而言,通过减少超额储备率来保证贷款及更高的投资回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超额储备率也不是没有底线,虽然现在一些银行可用此来抵消资金使用成本上升的一些影响,但如果超额储备率降至2%以下,将会给整体经营带来很大风险,银行更应求诸于资产结构调整和其他业务拓展。 中国银行高级分析师温彬认为,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准备金率上调、央票发行还未能很好地抑制住贷款过快增长的势头,多数商业银行通过压票据的方式来抵消政策的负面影响,并以此来增加对企业、个人的贷款。 此外,光大银行人士还表示,特别国债的发行对银行体系的资金影响也有限,预计市场1-2周就能消化完毕,不过如果第二次发行伴随着其他调控手段,这将会对银行资金带来影响。
更应借助其他调控手段
从目前来看,一些银行的增量存贷比已处于高位运行,有的甚至超过了100%的水平,这形成了银行系统稳健经营的隐患。不过,连平认为,虽然目前银行存款的增速不低,但与前期比还是下降了不少,目前存款增速相对在下降,这就意味着银行未来能贷出去的潜在资金也在下降,即货币供应的乘数在递减,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他认为,如果这种趋势能够持续,那么银行贷款增长的势头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连平认为,目前经济运行指标全线飘红,只有加大相关政策的使用力度才能更好地保证经济健康增长,他预计年内央行还将加1-2次息,以维持全年正利率的水平,同时在货币政策上,准备金率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并且同利率、央票、特别国债发行等手段交替使用的可能性及可行性也在加强。 温彬认为,单靠货币政策来控制流动性、抑制银行放贷的冲动只能治标,要想治本还需借助财政政策及其它手段的配合。只有实现了对资金存量和增量的有效控制,才能保证经济稳健增长。 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回收的资金量预计可达1.2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