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油企在寡头的阴影下嗷嗷待哺
    2007-09-05    许甜 于宛尼    来源:工人日报

    “拿不到批发资质,我们只有把现有资源卖掉,拿钱走人。”9月2日,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举办的“2007年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天津中港伟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的民营石油企业家冯伟对记者说。
    据冯伟介绍,天津市共有成品油批发、仓储、零售企业1004家,其中民营批发企业19家、民营仓储企业15家。在今年进行的成品油经营资格年审中,已有34家批发企业、16家仓储和492家零售企业被下达整改通知书。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透露,1998年以前,全国原有的3340家民营石油批发企业,经过国家几次整改和清理,加上给民营石油企业的油价过高而使其纷纷倒闭或转业,现民营油企只剩下663家。会长赵友山说:“目前,国内部分民营石油企业已在筹划,打包卖给外资石油巨头,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安全及能源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过高门槛逼迫民营油企出局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于去年12月11日开放了国内成品油批发经营权。紧随其后,商务部也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
    《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申请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拥有库容不低于10000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拥有接卸成品油的输送管道或铁路专用线或公路运输车辆或1万吨以上的成品油水运码头等设施”。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说:“国家出台政策用意是好的,是政府部门在加速培育中国大型国有石油企业竞争能力,加大对内开放力度,但是对于弱小的民营石油企业来说,一下子实现这么高的条件是天方夜谭,也许最后只有被迫出局。”
    显然,赵友山很是无奈。作为中商石油委的创始人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在为民营石油企业能在市场环境下公平竞争而努力着。“这些年一直执着地坚持着,是因为坚信只有民营石油企业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的石油市场才能持久健康发展,垄断只能造就畸形的市场。”回想几年来为民营石油企业奔波的日子,赵友山竟有些控制不住地哽咽。

正嗷嗷待哺之时却已断奶

    据商务部2006年11月底的统计,我国社会批发企业占国内成品油批发企业总数的33.4%。虽然民营企业这支队伍看似庞大,日子却日渐惨淡。
    冯伟担心的是拿不到批发资质。即便拿到资质的,日子也不会太平。“卖出一吨油就得赔300元。不卖,就只能坐等停业的命运。”刚刚和壳牌谈好合作计划的重庆朔润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雍世胜向本报记者诉苦。
    资料显示:以0号柴油为例,批发价是5430元/吨,而零售价是5420元/吨。虽然这家民营油企注册资金达2.2亿元人民币、坐拥12个加油站,但依然感觉到生存的艰难。不仅仅是这一家民营油企经营困难,来参加会议的几十家民营油企一致认为,“无油可加”是中国民营油企的生存现状和发展阻力。
    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告诉本报记者:“在成品油批给谁、批什么样的价格全由石油巨头说了算的情况下,民营石油流通企业正面临生存危机和关门停产的状况。”
    一位参会的企业代表说,从2004年以后,他们几乎没有得到两大集团的供油。以前通过走路子还能够得到一点油,现在是一点也没有了。“地方加油站批给我们油,甚至算犯错误!”

体制问题是最深层背景

    不久前,南方一些地区油荒再起。8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两大石油公司对系统内外成品油经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不得对系统外企业停供、限供成品油。
    然而,事实上很多民营油企的尴尬局面并没有因为文件而得到改善,无油可加的情况甚至更加严重。对此,任玉岭认为,两大石油集团有自己的“亲生儿子”,民营成品油批发公司和加油站便更加边缘化。
    石油开采和炼油被大规模整合后,成品油流通业就脱离了市场规则,完全掌握在几大石油巨头的手中。任玉岭对记者说:“这些石油巨头建起了一大批成品油批发公司和发展一大批自己的加油站。”民营石油流通和众多民营加油站便成了“没娘的孩子”。
    “无油可加,最深层的原因依然是体制问题。”雍世胜在与记者交谈时强调。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也认为,建立现代石油体制,主要应从打破石油领域行政性行业垄断,放开市场管制,放开石油生产上游,放开石油进口,放开石油价格,放开石油储备,推进石油市场化改革进程。尤其是要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使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

  相关稿件
· 油源吃紧:我国民营石油流通企业处境尴尬 2007-09-04
· 中国应制订国民营养规划 2007-09-03
· 寻找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民营航空正走出低迷 2007-08-27
· 叶兴庆:民营资本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7-08-20
· 西安举行中国民营企业科技产品博览会 200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