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一块没人切的苦涩蛋糕
    2007-07-11    赵福中 李丰文    来源:工人日报

    贵州省60岁以上老年人有481.56万。目前,养老院等福利设施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养老院对很多老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

图为杨美学(左)与养老院的老人们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空巢老人”这一社会问题大量涌现,中国的老年人口状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贵州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该省60岁以上老年人有481.5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25%,高于全国平均数1.25%,再加之贵州气候适宜,很多外省老人喜欢来贵州养老。按说,贵州养老产业应该是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记者了解到,贵州目前养老院等福利设施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养老院对很多老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空巢老人,渴望“住院”
    住在贵阳市郊的程大妈丧偶多年,儿女都已成家,65岁的程大妈独居已有十多年。老人家最盼望逢年过节,只有这时,孩子们才会回来团聚。过完节,子女们又各奔东西。一个人的日子大多靠看电视打发,要么整天躺床休息。虽然衣食无忧,但老人不快乐,每周末钟点工来打扫房间,干完活,老人舍不得让她离开。后来,老人求儿女把自己送进养老院,她说:“进来后好多了,至少有人能跟我说说话。”
    74岁的邱师傅提起自己住养老院的原因,气不打一处来。他喜欢素食,小辈们则喜欢吃荤,老人体谅儿子辛苦,就“忍”着与儿子一起吃肉。因为饮食不规律,老人得了脑血栓。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儿子将其送进养老院,在这里调理了两个月,就能扔掉拐杖自己下床走路了。
    记者发现,接受采访的老人有80%的都希望自己能住进养老院,而理由多是:没人说话、儿女不理解、孤单……一位老奶奶告诉记者,她退休多年,每次儿女来就是自己最高兴的时候,经常“缠”着儿女来家里吃饭。只要他们很久不过来,自己就会失眠、焦虑不安,现在她特别想去养老院。
    但是,“想去”并不代表“能去”。贵阳市一位养老院院长告诉记者,目前,贵阳市国营福利院老人交费入住一般需要1000元/月,私营的敬老院费用一般为500至800元/月,大大地超过了老人们的平均承受能力,所以大多数老人必须依靠子女资助,而子女一般都认为将父母送出家门是“不孝”,因此极力反对,很多老人为顾及子女面子被迫独守空房。一个民间养老机构的创业探索
    杨美学,49岁,一位来自贵州省纳雍县,曾经当过“背篼”苦力的汉子,靠自己磨豆腐赚的几万元钱积蓄开办了目前贵州第一家不收费的“农民工老年公寓慈善助养院”。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在当地市民中引起巨大反响,社会各界的爱心也纷至踏来。杨美学之所以想到办养老院,是多年前在街上卖豆腐时看到一个老人上厕所时摔倒,他连忙上前扶起,临走前老人感叹道:“要是在养老院多好!”这句话让他牢牢记在心里。
    2006年,杨美学的养老院在贵阳市一个偏僻的街道开张了。老杨从不主动收取入住老人的一分钱费用,完全靠一家人卖豆腐来补贴,如果入住老人亲属觉得放心,也可以捐钱给养老院。凭着周到的照顾,老杨很快得到老人亲属们的信任,有的老人则认他当干儿子,去世后甚至将他的名字刻在墓碑上。由于养老院属于公益慈善性质,没有任何经营性收入来源,杨美学渐渐入不敷出,有时老人生病的医药费也是一笔很大的花销。
    杨美学无奈地说:“我启动资金只有几万元,硬件设施有点简陋,有的人来看过后不放心父母住在这里就走了。”现在,他的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养老院开办条件,至今他的养老院在民政部门还一直“黑”着。
    由于地处偏僻,养老院现在只有13位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其中有三位是外地农民工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贵阳打工没时间照顾父母,就把老人送到这里来。老杨微笑的眼神露出坚定的信念:“就是全家卖豆腐我也要做下去,将来我还要把没人养老的农民工弟兄接进来,让他们安享晚年。”
    记者不禁担心,仅仅只靠一个弱小的民间慈善力量能解决养老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么?偌大“蛋糕”为何无人下刀
    偏居西南一隅的贵州,目前仍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巨大的养老市场“蛋糕”显而易见,为什么政府与民间却将其“忽略”掉呢?
    记者从贵州省民政部门获悉,目前,贵州全省只有公办养老机构40余个,床位近2000张;民办私营养老机构22个,床位近1000张;农村乡镇敬老院810个,床位10000余张,这对于已有400多万老年人的省份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一位养老院院长告诉记者,目前,民间资本不看好养老市场是由于现行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不足,早在2000年国家就出台了支持加快养老产业的优惠政策,但细节不完善,操作起来无标准可循。民间资本担心进入养老市场后困难太大,因此不受青睐。公办养老院则受限于当地财政状况,修建养老院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从护理人员招聘等方面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贵州经济不发达,政府难以进行大规模公办养老产业投资。一边是巨额投资要求回报,一边是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养老市场庞大、畸形的“苦涩蛋糕”,明明知道大有前途,却无人敢进入,只能站在旁边咽“口水”。
    2006年6月,贵阳市出台了加快城市养老服务行业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发展养老服务业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
    一名敬老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政府部门会对其进行多方探讨,如何破解养老产业发展瓶颈会变得更加紧迫,具有可操作性的细节标准出台,必将加快民间资本进军贵州养老产业。

  相关稿件
· 蹲点手记:罗成富的“绿色养老”经 2007-05-28
· 上海居家养老模式调查 2007-05-24
· 今年一季度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97万 2007-04-26
· 黑龙江养老院床位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2007-04-23
· 河南一被辞农民临时工讨回养老金 200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