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4时一过,没有预订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门票的人就极可能与这两次盛典擦肩而过,因为奥运门票第一阶段订单提交的大门将就此关闭,开闭幕式可售门票将预订一空。然而,预订者也并非高枕无忧,由于预订人数过多而采取抽签分配的方式,难以让每一个人都心满意足。 尽管奥组委公布的36万张订单的数字十分庞大,开闭幕式门票的“中签率”低得可怜,但仍有许多心仪北京奥运会比赛的人没有提交甚至填写订单。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主任容军也承认,“中国老百姓似乎还并不太习惯预订门票的形式”,似乎临到比赛开始才买票更为大家所接受。
网络订单一枝独秀
为了照顾各种人群的需求,北京奥组委特地安排了三种订票方式,分别是通过官方票务网站预订、到中国银行网点预订和邮寄方式提交。但从目前看,36万张订单中将近90%都是通过票务网站预订的。 容军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奥组委之前一直在告知公众: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是预订门票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假如用户填写有误或漏项,系统都会自动提示,因此,通过网上提交成功的订单都是有效的。而公众选择提交纸质订单时出错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已经出现了一些字迹难以识别的无效订单,填写时要更加仔细”。 网络订单的一枝独秀,决定了奥运门票订票者的主力人群,这些人的主体较为年轻化,具备上网条件和一定的网络知识。北京体育大学的徐亚南预订了一张5000元的开幕式门票,“我是帮别人订的,因为他们不会使用网络。托我订票的人本来是想一家人一起看比赛的,但网站要求只能一人订一张,所以感觉很遗憾。最后我和朋友两人各订了一张,希望座位号能连在一起。” 与此同时,网络订单的火爆也失去了一些观众源。家住北京海淀区二里庄干休所的李际英老人说:“订票太麻烦,费半天劲可能根本买不着,我选择在家看电视。” 此外,不少人在填写完订单准备提交时发现,还需要向票务中心提供一个信用卡号或中行账号,这让很多精心挑选了观赛场次准备提交订单的人就此止步。湖南的王先生本想通过网络订票,他说:“我提交订单时才发现没有票务中心所要求的信用卡,现在距离第一阶段的截止日期非常近了,再办新卡也来不及了。”最终,他不得不选择了邮寄订单的方式。 容军透露,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00万,然而,提交订单的用户只有1/3,其中不排除有些人由于付款方式问题而让预订搁浅。
提前预订还需适应
在中国银行的一个营业厅的门口,设有专门的奥运门票的票务接待处,桌上有几本已经被翻得破损的《奥运门票购票手册》,并不时有人前来询问。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奥运办公室徐先生介绍说:“截至6月20日,中国银行北京地区已收到17806份预订奥运门票申请。”据介绍,在刚公布预订门票后,中行的订票点热闹了两三个星期,随后,每天大概保持3—4份订单数量,临近第一阶段截止,订票的客户又多了起来,每天大概可以达到十几份。 订票点的工作人员反映,来订票的老人相对较多,而且,这里还可以满足孩子预订奥运会门票的愿望。因为订票采用实名制,每人只能用自己的中行账号支付票款。如果有1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用父母的身份证和自己的户口本在中国银行开户支付。 中国银行上地支行的张浩迪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位客人拿了一大把现金,往接待柜台上一放,说要买奥运门票。我们告之他需要先开户。开户之后,他直接过来要票。解释了半天,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交了钱却没有票。当时火气很大。这样的客人还是存在的。由于是提前预订,在工作中要给订票者耐心解释,但他们似乎还不习惯这种交了钱还拿不到票的订票方式。” 财务工作者关小姐一直想要订票,但迟迟不敢提交确认申请。因为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订单一经确认提交就不能修改。她说:“假如我成功预订到了一万元的票,那么在8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就会扣除我的票款。而真正欣赏比赛却要到明年8月,那这一年的利息去哪了?会有何种形式的补偿吗?” 虽然有着不同的担忧,不同的问题,但北京奥运会门票的预订模式正让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的中国人逐步理解、逐步接受。容军表示:“应该说,国人对于提前一年多预订门票没有形成习惯。但是,对于目前的预订结果,我们还是非常满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