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四川外语学院,繁花似锦,浓荫如帐。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不时按动相机快门,记录下母校的一容一貌。今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100%。“务实、创新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我院就业工作成绩取得的根本保证。”党委书记马新发一语道破学院连续多年保持高就业率的缘由。
转变观念拓空间
“思路决定出路”。大学生往往把目光盯在东部沿海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造成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因此,四川外院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把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作为重点来抓。 学院广泛宣传国家制定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用一大批志愿服务基层的优秀大学生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成才的关系,服从国家需要,勇于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去锻炼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是一名农村的学生,在考上大学时我发誓要跳出农门,告别穷苦落后的农村地区。但现在我改变主意了,广大农村正是我们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毕业后,我要用我的智慧去改变家乡的穷苦面貌”,一位大三的学生在观看了徐本禹的优秀事迹展片后说道。 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就业空间。如今学院毕业生不再把眼睛盯着国企、行政事业单位的“铁饭碗”,而是注重服务社会与自我发展的统一。在2006年、2007年毕业生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服务西部,服务基层,有近80%的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留在了云、贵、川、渝等西部地区,选择为西部大开发建功立业。
宣传多样求突破
突破传统“请进来”的就业宣传模式,实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走出校门天地宽”,就业指导人员迈出校门,促使学院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自2000年以来,学院积极地与各地人才市场寻求合作;先后有广州智通人才组织珠江地区24家知名企业、智联招聘成都分公司代理华硕公司到学院招聘;学院积极配合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重庆市人才交流协会举行了“2006人才?服务?发展论坛”走进高校的活动。 以志愿服务促进就业工作。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四川外语学院的特色学生活动。学院积极利用这一平台,拓宽就业宣传途径。通过志愿者服务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等活动,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学生素质,搭建社会认识川外学子的舞台,不少企业因此而认识川外,了解川外毕业生,纷纷向学院毕业生抛出橄榄枝。 建校50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在外交、外事、外贸、国防、教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既是学院的骄傲,同时也是学院就业宣传的“活名片”。在这些杰出校友的宣传、带动下,学院与许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普华永道、丰田、家乐福等世界知名企业也将四川外语学院作为他们人力资源储备和补充的一线阵地。
分类指导重实效
在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会议上,党委副书记雷莹强调指出:“虽然就业是大学生在毕业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必须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并且要体现阶段性,力求针对性,强化实效性。” 针对刚刚跨入校门的一年级新生,学院各院系积极组织开展“新生——毕业生交流会”、“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定期开展“名人导航,共享成长”专家讲座等活动,通过高年级学生亲自传授学习心得、讲述求职经历、介绍求职技巧,专家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等方式,引导新生自觉规划大学生活,做好求职择业的知识、心理准备。 二、三年级学院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职业道德等的指导教育。同时,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就业咨询、开通“川外就业一家亲”就业博客、利用电子邮件等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 对大四学生重点加强就业信息、就业技巧方面的指导。学院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就业专网、宣传张贴栏等宣传阵地,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技巧的指导。“校园模拟招聘会”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应聘过程,积累临战经验,掌握更多的求职方法与技巧。“外语院校就业论坛”、“简历设计大赛”等活动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四川外语学院就业工作形成了“就业观念随时新、就业宣传多样化、就业层次丰富化、就业质量高标化”的“一新三化”特色,全面打造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就业指导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