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集团的激光照排系统出口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永中Office产品成功进入日本、北美及非洲市场;用友的企业管理软件已进入东南亚市场……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国内自主创新的软件产品以及软件品牌备受人们关注,并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40%,2006年软件产业收入达到4800亿元,实现出口60.6亿美元。企业实力明显增强,累计认定软件企业达到1.3万家,软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5家。软件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国家引导资金的支持下,企业和社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中文办公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自主研发相继取得突破。
截至目前,中科红旗、中标软件等企业的Linux操作系统成功应用于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等领域;武汉达梦、人大金仓等企业的国产数据库系统在部分领域广泛使用;金山WPS、永中Office、方正排版系统等中文字处理软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方通、中创、金蝶、普元等企业的中间件,用友、金蝶、神州数码、一汽启明、新中大等企业管理软件在各自重点应用领域里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瑞星、金山、天融信、启明星辰、三零卫士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软件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市场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截至目前,在省级政府软件采购中,国产操作系统占有25%以上的份额,国产办公软件(套件)已占据60%的市场份额,国产安全软件占97%的份额,这大大增强了国产软件的发展信心和用户的信任度。
自主品牌进军海外
我国软件产业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关键是要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上千人的软件企业约80家,软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由2002年的12家增加到2006年的35家,软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396家。
国内软件企业的国际化不断提高。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2006年我国软件出口超过60亿美元,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收入约20亿美元。一批专注出口外包业务的企业,如东软集团、中讯、大连华信、大连海辉、中软国际、软通动力、西安炎兴、浙大网新等快速成长,出口群体逐渐形成,外包层次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出口进一步增多,利润率也有所提高。
国内软件厂商的快速崛起也得到国际软件巨头的关注。IBM继与用友战略合作之后,今年6月又与金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微软也已在中国建立了6家战略合作伙伴,包括浪潮、中软、神州数码、浙大网新、宝信、创智等,与国内企业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
五方面力促产业发展
尽管如此,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竞争能力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需要,产品、服务等发展不均衡,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现实市场相对狭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
根据发展规划,“十一五”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将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形成若干软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培育更多软件著名品牌;国产基础软件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使我国软件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和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为此,包括信息产业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将采取5方面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在发展环境上,信产部正联合相关部委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立法进程;继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对恶意软件,流氓软件的整治,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创造软件人才吸收、培养的有利环境。
在自主创新能力上,我国将积极推动各类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集中力量突破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软件等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软件品牌和骨干软件企业。
在发展方式上,信产部牵头正着力以用兴业,加强软硬件融合发展,引导和促进软件企业与传统产业改造紧密结合,开发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应用软件产品和系统;在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信息化、数字电视、数字奥运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组织实施软件产业示范项目。
在基地建设上,各级政府将充分发挥基地的孵化和平台作用,引导形成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的软件产业体系和完善产业链,加速形成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推动软件产业集群化发展。
此外,在国际化方面,我国正研究制定鼓励软件外包的政策措施,从出口信贷、促进企业合作等方面,建设海外市场开拓服务体系,提高软件企业的外包能力,帮助国内企业开拓市场,并鼓励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生产和研发机构,从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