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治沙经验:多方引资 项目带动
    2007-05-16    记者:徐惠喜    来源:《经济日报》2007-05-16 16版

    □  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外投资
    □  鼓励和吸引人们到沙漠地区去投资、定居和移民开发
    □  研究出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土壤改造、灌溉和农艺技术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及,全国约98%的人口挤居在仅占全国面积4%的尼罗河流域,特别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虽然埃及政府一直注重治沙造田,但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土地开垦速度。到1998年,埃及人口猛增到6300万,人均耕地不足1亩,粮食自给受到威胁。面对严峻现实,埃及政府加快了治理沙漠的步伐,将其提到“向沙漠索要生命和生存权”的高度来看待,提出“走出旧河谷,开发新天地”的战略口号。
    近几十年来,埃及政府先后实施了几个较大的治沙项目,如在1979年启动了“和平渠”工程,即把下游的尼罗河水跨越苏伊士运河向东引至西奈半岛,把那里的不毛之地治理成肥沃良田。20世纪80年代后期启动的从首都开罗至地中海海滨城市亚历山大的沙漠公路治理和综合开发工程,已在昔日的沙漠中建设成了一条200多公里长的绿色长廊。然而,最具影响力的治沙工程当属图什卡工程,被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称之为“史诗般的世纪工程”。
    图什卡工程于1997年初正式启动,计划在20年内投入约897亿美元,在埃及南方图什卡地区开凿一条长达310公里的引水渠,在沙漠中开发利用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水渠主干道从纳赛尔湖的图什卡湾向西到达图什卡地区的宜耕地带,然后再向北延伸到巴里斯绿洲,再向西北,到达新河谷的哈里杰绿洲和达赫莱绿洲,此后流向费拉菲赖绿洲,最后抵达拜哈里耶绿洲,就此构成新河谷和新三角洲。工程龙头项目是建立一个特大型扬水站,该扬水站的设计扬水能力是2500万立方米/天,扬水高度可达54米,包括24个扬水机组,其中18个工作机组、3个备用机组、3个未来扩容机组。整个工程将使46%的西部沙漠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开发耕地面积近2000万亩,最终目标是将埃及国土面积利用率由现在的5%提高到25%。在这个大开发区内将建立新的工业城、农业区,修建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开发旅游项目,进行边境贸易,使其变为真正的生产和生活区域,解决500多万人的生活和工作问题。
    图什卡工程宣布实施之初,埃及就成立了以总统为首的“图什卡工程部长委员会”,成员包括公共工程和水资源部长、农业部长、旅游部长、经济部长、国防部长、电力和能源部长、工业部长等。该委员会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决策。公共工程和水资源部负责工程具体组织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为使这些工程项目能持续进行下去,埃及议会进行专门立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在项目的筹资方面,埃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图什卡工程项目规定,政府投资占20%至25%,主要用于大型扬水站、主渠道、主要公路和输电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余靠国内外企业投资来完成。为吸引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有关机构对工程进行投资,埃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凡在该地区进行生产经营的国内外企业可享受20年免税,这些公司所需的设备、原料免征关税,凡参与图什卡水渠工程建设的公司、企业享有以优惠价格购买已开发土地的权利,在图什卡地区进行投资的埃及公司可从国家银行得到优惠贷款。受到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挪威、英国、日本的公司和世界银行、阿拉伯基金会以及埃及国内的一些大企业,纷纷向图什卡工程投资或捐资。
    埃及政府想方设法鼓励和吸引人们到沙漠地区去投资、定居,进行移民开发。其主要措施有:以优惠的价格出售土地,以良好的生活服务设施吸引人,把治沙工程与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使之成为当地科学种田的主体和带头人,同时政府提供一定资助,帮助没有土地的农业、失业人员迁入新开垦区,建立社区。图什卡工程最早开发的部分地区,昔日的荒漠已变成了阡陌纵横的良田、绿树成荫的果园、工业企业、小城镇和居民点。
    开发沙漠既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也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能否成功,最终要看效益高低。埃及政府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发挥科技在治理中的特殊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埃及政府就成立了沙漠开发总局,对南部的图什卡地区进行全面勘查分析。1995年初至1996年底,农业部又组织专家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水资源、电力、土壤和环境等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综合研究,完成各方面的研究报告100多份,并对工程费用、财政支出、经济效益等做了定量分析,还运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和规划,经过调研和反复的科学论证,前后经历了30年的“打磨”才最终确定了实施图什卡工程的最佳方案。
    工程开工后,埃及政府又调集了全国有关科研力量对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沙漠研究中心、科研部以及各大学的研究所等均参与了有关科研工作,在沙漠腹地设立治沙研究站,研究在新开发土地上发展高效农业的技术。科研人员根据新开垦的土壤里水分、营养少,但没有农药、化肥残留物,极少病虫害等特点,研究出了一整套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土壤改造技术、灌溉技术和培育适应干旱环境的动植物良种及农艺技术,生产出的蔬菜、水果等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成为效益很高的出口创汇拳头产品。

  相关稿件
· 长沙三所医院去年体检结果显示:白领逾八成亚健康 2007-05-10
· 我国首次实测到近地面沙尘暴运行规律数据 2007-05-10
· 长沙考雅思要花座位钱 2007-05-09
· 沙特阿拉伯炼油能力5年后提高6成 2007-04-27
· 草场沙化湿地缩减 四川若尔盖草原生态堪忧 200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