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名作:热收藏 冷思考
    2007-05-10    记者:徐红梅    来源:《人民日报》2007-05-10 11版

《思想者》

    “西方艺术大师精品展”参展作品——玛丽·卡萨特画作《母亲怀中的裸婴》

威廉·布格罗画作《金发女郎侧影》

马克·夏加尔画作
《巴黎天空的花束》

  5月6日,2007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在北京国贸展厅闭幕。来自20个国家及地区的118家画廊展出了5000余件艺术作品,展品总价值高达10—15亿人民币,毕加索、安迪·沃霍、莫迪里阿尼等西方大师和赵无极等华裔艺术家的作品,摆在了中国观众和收藏家的面前。
  其实,对我国收藏家来说,类似展览已经算不上新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艺术品市场的日渐火爆,一些国外艺术品开始悄然落户中国。有专家将其称为,“中国人继盛唐之后,再一次拥有了大量收藏国外艺术品的可能”。

悄然起步 国外艺术名作接二连三落户中国

  在北京举行的“进入中国——西方艺术大师精品展”上,毕加索、米罗、雷诺阿、夏加尔等13位大师的19幅作品被留下,总成交额近400万美元,买家几乎都是国内企业……
  2005年12月,这样一条新闻吸引了很多关注艺术品市场的人士。这场国内首次专门针对西方艺术品的展销,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出于收藏或投资目的购买国外艺术品的中国收藏家已然出现。
  2000年,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同模具作品)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被浦东一公司购藏。此后的几年间,法国当代雕塑家恺撒的作品《大拇指》(同模具作品)、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印地安纳的雕塑《LOVE》等国外名家力作陆续落户上海。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同样的雕塑到中国口岸的运输价格只有现在的1/3,却无人问津。
  国外艺术名作接二连三地落户中国,进一步激发了国外画廊、艺术品交易商对我国艺术市场的浓厚兴趣。一些外资画廊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境外拍卖公司和美术机构开始在中国举行预展,跨境交易日渐活跃。

专家提醒 警惕企业艺术投资中的“日本教训”

  面对国外艺术品的进入,专家们的观点不一而足。
  美术史论家邵大箴认为,外国艺术品进入我国市场适逢其时。他指出,西方艺术品的进入,一方面能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西方艺术品市场规范的操作方式、制度会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规范起到促进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李建群认为,西方艺术品的引进能开阔国民眼界。同时,美育工作的推进对艺术市场也有很大的帮助,两者互相推进。
  不过,也有人认为,国内收藏艺术品的资金总量毕竟有限,与其用来购买昂贵的西方艺术品,还不如将其投入到收藏我国艺术品上,反倒更能有效地提升我国艺术品以及艺术品市场的地位。
  还有人从投资的角度说,收藏各国艺术品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不管专家们怎么评论,中国已经步入地区性和全球性艺术资源的开发和交易中,内地收藏家开始前往伦敦、纽约购买艺术品,这一现象已经是国际收藏界瞩目的新焦点。甚至有人推断,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不久的将来,中国收藏家会同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日本收藏家一样,把目光投向世界级的艺术瑰宝。
  对此,有专家也有担忧,提醒我国的收藏家应以史为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富豪大量涌现,他们在欧美拍卖行一掷千金,仅1990年一年,日本人花在收购世界名画上的资金就高达33亿美元。此种现象被业内人士总结为“企业艺术投资中的日本模式”。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富商和大企业纷纷以买价的2/3、甚至1/2抛出所购艺术品。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人收购的世界名画,其中大部分又重新回到了西方人的手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葛鹏仁认为,我国国民,包括企业家、收藏家在内,在美术知识上普遍欠缺,对于西方艺术品以及市场相关知识的储备普遍不足,这些障碍,可能会为拍卖市场带来一种非理智的结果。
  画家吴冠中认为:“对于国外艺术品的购买,首先要看作品是否真正具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如果是一般的艺术品,就不如购买国内好的、独创性的作品,不能跟在别人的后面捡破烂!”

未雨绸缪 出台法规保护起步的文物艺术市场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拥有的国外艺术珍品并不多。1996年,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117件欧美现代艺术品,是中国美术馆拥有的第一批重量级的国外艺术品收藏。但整体来看,无论是在国家美术馆,还是在民间,收藏的西方艺术品都呈现零散状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认为,我国的收藏应该化零为整,这样艺术品才能显现其价值。
  不过,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内地还缺乏引进国外艺术品的有利环境和市场机制。主要表现在:
  首先,我国缺乏相应的保护法规。据介绍,根据美国、日本、欧洲各国的法律,凡是收藏于本国的艺术品,都属于本国文物,但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有专家指出,这一法规漏洞,已使按国际惯例本应属于我国的外国艺术品大量流失,也使得目前拍卖市场上价格飙升的赵无极等外籍华人的作品保护成为问题。
  第二,我国的艺术品关税较高。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有关资料,艺术品税率一般为25%。而大多数国家对此采取的是低关税甚至零关税的措施,以鼓励艺术品的引入。这也使得许多艺术品交易商在博览会上达成意向,然后选择私下成交,不仅使国家损失了税收,还破坏了市场秩序。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徐虹认为,我国应对私人向公立美术馆捐赠国外艺术品制定明确的优惠政策。
  第三,我国自开放文物艺术品市场以来,重点审查出境文物艺术品,对入境文物艺术品则没有那么多限制,只要入境时在海关进行登记,即可自由出入中国。因此,一些盗窃来的赃物很容易在一些拍卖行蒙混过关,一般收藏家也难以确认艺术品的来路。有国外媒体称,国外失窃的艺术品有可能流向亚洲国家。
  采访中,专家表示,良好有序的艺术品国际流转体制是建立世界统一艺术市场的关键。在国际范围内非法艺术品交易愈演愈烈的今天,不断完善文物艺术市场的立法和市场体制,并主动承担起防范责任,谨防国外非法文物艺术品进入中国,对稚嫩的中国文物艺术市场来说,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相关稿件
· 收藏古董家具别被赝品迷惑 2007-05-09
· 专家告诫:不是真正喜欢就不要搞收藏 2007-05-09
· 投资新宠:美国出现“古董”电脑收藏族 2007-04-25
· 民间收藏家乔杰的票证情缘[图] 2007-04-11
· 纸分币退出流通 引发人民币收藏热 200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