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起源于一个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屠龙勇士乔治救下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都要送给丈夫或男友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近日,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率逐步下降的趋势明显——小学生的阅读率为62.8%,初中生为48.7%,高中生为39.6%。这项历时一年、样本覆盖了天津市235所中小学1.4万余名10~17岁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从整体上看来,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
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
本次调查显示,除了学习之外,目前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是看电视,而明确表示喜欢课外阅读的人占30.5%。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孟庆松博士在看到调查结果后,对一些数据进行了折算:不论课外书的种类和薄厚,在10个中小学生中,每学期读1~4本书的约有4人,5~10本的约有4人,11本以上的约有2人。如果按每个学期四至五个月计算,80%的学生每个月的课外阅读量不超过两本书。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调查对象,中小学生自己也对这种情况表示了不满。结果显示,自我感觉课外阅读量很充足的中小学生只有29.8%,明确表示“不充足”的占32.0%,还有38.2%的学生认为“说不清”。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青少年阅读现状,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认为,其中存在着无时间读书和无书可读两种现象。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有47.9%是他们自己买的。现在市面上的图书价格一路走高,相比之下,没有任何收入的中小学生购买力明显不足。调查发现,超过三成学生拥有的图书数量少于10本,六成学生的个人藏书量不到20本;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
与此同时,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调查中,14.9%的学生曾经到学校图书馆借过书,约1/5的学生在市、区图书馆借过书,超过70%的人认为,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的图书、刊物不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要。
研究人员分析说,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率逐步走低,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课业负担加重导致读书时间和阅读量都在下降。目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作业、考试、辅导班占据,不少家长认为看“闲书”是不务正业,恨不得孩子全身心“扎”到课本里。调查中11.8%的学生表示,因为读课外书而经常受到父母责备。
学习成绩与阅读内容密切相关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学习成绩与阅读内容密切相关。
调查中,受访学生被要求对学习成绩进行自我评价,在“优”、“良”、“一般”、“差”四个档次中选择归类。随后,研究人员按照学习成绩把受访学生分组,并与他们的阅读目的、阅读内容等指标进行交互分析。
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动机的各项主要指标都优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中,在扩大视野、提高学习成绩、娱乐消遣这三项比较集中的阅读目的当中,超过55%的学习成绩优秀者选择了“扩大视野”,而其他成绩水平的学生则在这一目的上表现不明显。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现出的“厌学”情绪也波及课外阅读方面,相比之下他们的阅读动机更为模糊。
另外从总体上看,受访学生在回答“最喜欢什么类型的课外书”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科普/科幻类(45.4%)、漫画类(42.1%)和童话类(41.3%)。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成绩优秀与良好的学生,更倾向于把科普/科幻类图书作为阅读的首选,而学习成绩一般或是较差的学生,通常更喜欢把漫画类图书作为第一选择。
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邢真认为,学习成绩的差异对于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选择的影响显著。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选择课外书时,侧重于科普、文学、历史知识性较强的内容,说明这部分学生善于主动思考,乐于探究未知世界,好奇心强;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侧重于选择通俗性、休闲时尚性和探险性较强的图书,表现出这部分学生在学业阶段对于书本知识的渴求不太强烈。
此外,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对课外阅读的方式影响是显著的。在阅读方式的调查中,有稳定时间安排、坚持按计划阅读完课外书、刻意选择课外书等选项中,成绩优良学生的分值都要高于成绩一般和较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