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高增长带来显著财富效应
    2007-04-20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刘铮 王宇    来源:《解放日报》2007-04-20 7版

  11.1%,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显示,中国经济延续了过去四年两位数加速增长势头,经济增长在高位上继续加快。
  此前一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经济在高位上加快

  “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确实在加快,而且是在高位上的加快。”一季度经济出现多年没有的快速增长局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解释说,这是因为在投资增速回落的同时,消费和出口较快增长,不仅弥补了投资增速减缓对经济增速的下拉,而且还多出了一部分需求,拉动速度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各项指标,除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外,包括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利润、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物价总水平全面出现加快增长势头。
  “宏观经济的两个主要热源房地产投资和外需,都在发展中。”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王小广研究员指出,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26.9%,比去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外贸顺差迅猛增加,国际收支不平衡,并成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王小广预计,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很有可能会延续到2008年。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02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
  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达14.9%,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顺差达464亿元,同比接近翻番。

财富效应显著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35元,同比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加16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是10年来同期增幅最高的。   
  中国经济正在延续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长繁荣期。“以往经济繁荣期的持续时间最长只有3年,本轮繁荣到去年已经5年,目前仍在延续繁荣的惯性和趋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
  “财富效应显著。”陈东琪指出,此轮经济增长中,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百姓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繁荣而真实提高。

通胀压力渐显

  持续数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局面,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微妙变化。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突破3%警戒线,达到3.3%,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形势的发布会上,记者们一次又一次地就此发问。
  “当前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李晓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今后还存在继续上涨的压力,因为粮食生产易受气候影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会带动水、天然气等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涨幅较大,有向国内传导的压力。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分析说,去年底粮油价格上涨,目前势头基本稳住,但现在的价格与去年同期低位徘徊的价格比较,涨幅就显得比较高,这有翘尾因素,一季度2.7%的涨幅仍在可控范围内。
  “连续多年的经济繁荣,以超常速度创造了国民财富,也积累了日益增大的系统性风险。”陈东琪认为,国民经济已进入“敏感区域”。
  从国际收支平衡来看,经济增长的内外天平进一步向外需倾斜;在流动性方面,问题仍在发展,狭义货币M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7.1个百分点;从经济结构看,工业、重化工业比重仍在攀升,经济结构越来越“重”;从节能减排看,电解铝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甚至达到50%以上,形势更加严峻。

调控政策稳中微调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李晓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注意不要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而是微量、小步、频调,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在经济处于由偏快可能转向过热的过程中,有关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关注未来经济运行的变化,将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相关稿件
· 刘燕华:200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22% 2007-04-20
·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1% 2007-04-20
· 经济延续高增长势头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2007-04-19
· 美国:商品零售额3月份增长强劲 2007-04-18
· 税收超速增长的忧思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