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义华:国际劳务市场急需中国海员
    2007-03-12    记者:谢湘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03-12 7版
    “国际市场急需中国海员!”与长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金义华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在湖北武汉建立海员国家培训基地。
    据介绍,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国际航运市场明显活跃。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和货运复苏,海运价格快速攀升,与之相关的国际船员劳务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国际海运联合会和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的调查结果表明,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对高素质航海人才的需求量将长期趋于稳定的增长。
    由于航海业具有国际性特征,海员的收入虽然较高,但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因而目前国际船队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中国港台等发达地区招募船员越来越困难,高级航运人才出现世界性短缺。2006年10月16日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年会传出信息:当世界船员市场出现紧缺时,各国船东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期望中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据国家海事局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每年需求的国际海员人口缺口超过10万,而目前我国海运相关专业院校每年培养的大中专生只有5000人左右、普通船员2万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武汉建立外派海员国家培训基地具有明显的优势。”金义华分析说,武汉地处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这里不仅水运业发达,而且海员教育和培训体系较为健全,人力资源也充足。特别是湖北省政府也看好这一行业的前景,近年来大力扶持壮大经营外派的“龙头”企业。政府的强力支持,刺激了武汉各类海员管理、外派机构的诞生。在武汉,4年前相关机构不到10家,到2006年底已增至70多家,中国航海人才的国际市场正逐步打开。
    金义华希望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能重视这一问题,他提出4点具体建议——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航海教育,鼓励中外合作培训,向世界输送大量经严格教育和培训、符合STCW公约要求的航运高级人才,培养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专门人才,使海员职业成为一个高标准、高素质的行业。
    海员国家培训基地要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海事教育体系为目标,为国际海事领域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海事安全管理体系,创立标准化的本科教育课程和国际化的能力认证体系。
    加快开放中国海员招募市场,聆听国际船东对雇佣中国海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促进中国海员大步走向世界,促进中国海员公司的国际化改革和发展。
    加大海员劳务外派行业和海员外派市场的管理力度,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相关稿件
· 航运巨头煤炭巨头实行"煤船衔接" 2007-03-05
· 李盛霖表示:我国将构建内河航运主通道网 2007-01-12
· 山东将投资千万元防治京航运河山东段污染 200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