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暖冬,我们该如何应对?
    2007-02-27    记者:刘毅    来源:《人民日报》2007-02-27 5版

  “这个冬天不太冷。”——这是北方地区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统计表明,2006年12月1日入冬以来,截至2月25日,我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同期值(-4.4℃)偏高1.8℃。入冬至今,本该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东北三省以及北京市、重庆市,平均气温均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暖冬已成定局 北方“数九寒天下大雪”竟成奢望

  大年三十这天,北京白天的最高温度高达9℃,市民们度过了北京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记录资料以来最暖的一个除夕。连续偏高的气温使得京城早早就有了初春景象,长安街边的玉兰已吐出花芽。
  “今年冬天太暖和了!”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朱女士没有回南方老家过年,留在了北京,结果惊喜地发现北京春节期间气温较高,几乎天天可以出门散步,享受冬日的阳光。
  实际上,北京整个冬季都不太冷。立春第二天的2月5日,北京的气温就飙升至16℃,创下了自1840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这个冬季,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气温不断蹿高、纪录纷纷被破的现象。黑龙江省1月上旬平均气温创下1951年以来的冬季气温最高值。由于气温异常偏高,1月下旬,渤海海冰面积出现了2000年以来的最小值。黄河宁夏段流凌封河日期比常年推迟10天,开河日期提前8天,封河期为30天,比多年平均封河期短18天。
  在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召开地吉林长春,“数九寒天下大雪”竟然成了奢望,降雪量比往年同期大为减少,以至于亚冬会召开前,不得不花大价钱实施人工造雪和人工降雪。
  那么,这个冬季我国总体来看是暖冬吗?
  记者了解到,“暖冬”是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出现的新名词。当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值)时,气象专家称之为暖冬。
  目前,2006/2007年冬季还没有画上句号,但根据天气预报,剩下的几天时间里全国不会出现大范围气温骤降,暖冬已成定局。
  不过,气象专家强调,“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并不是说冬季没有大幅降温,也不是说各地普遍都偏暖。例如,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今冬遭遇了持续严寒,据该县气象局2月24日的观测数据,当天的冻土深度已达186厘米,比历史极端最大冻土深度还要多出9厘米。

暖冬危害多多 对农牧业、人体健康、交通等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对农牧业、人体健康、交通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气温偏高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积雪减少,降低了土壤保湿保温效果,加速土壤失墒,加剧了华北、黄淮以及甘肃中部、陕西中北部、辽宁南部、广西南部等地的旱情;同时,气温偏高有利于病虫害越冬基数增高,易导致春夏季节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气温偏高给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容易引发或加重人们的呼吸系统疾病。据吉林省前卫医院统计,1月1日至22日,该医院呼吸内科接诊患者人数为2528人,儿科接诊患者为11183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2%、62%。
  交通方面,暖冬容易引起大雾等灾害性天气,不利于人们出行。
  暖冬还对皮草业、羽绒服、蔬菜种植等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冰城哈尔滨市,暖冬使皮草销量大减,不少小型零售店支撑不下去,陆续关门转行。江苏常熟一家羽绒服厂对今冬天气判断失误,仓库内的产品堆积如山,库存量达50多万件。在广东韶关,由于天暖,蔬菜长势迅猛,出现了菜贱伤农的现象,批发菜价一度由七八角钱一斤跌到了五分钱一斤。

暖冬还将持续 在减缓气候变暖的同时,也要努力适应

  不过,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也指出,“冬季偏暖,也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
  气温偏高可以减少北方地区设施农业的能耗,使采暖需求降低,对节约能源十分有利。供暖排放也会相应减少,使大气污染程度减轻。国家气候中心对2005/2006年冬季北方采暖耗能进行的评估表明,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青海冬季偏暖,采暖耗能相应较常年同期减少幅度一般为2%—5%,其中青海冬季偏暖明显,采暖耗能减少了21%。
  气温偏高还有利于牧区牲畜安全越冬,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冬季偏暖使雪后路面积雪融化快,对交通运输有利。
  同时,冬天偏高的气温也可减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疾病的发病或死亡率。
  “总体来看,冬季偏暖及全球气候变暖弊大于利。”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谈判代表邹骥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6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增加1.3℃至2.1℃。今后,人们还将频繁地遭遇暖冬。
  “气候变暖正在发生。而且,人类要扭转这种趋势,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见到效果。”邹骥强调说,“因此,我们在减缓气候变暖的同时,也要努力去适应气候变暖。这对国民经济对自然依赖性比较大、生态比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