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当地时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发布了一份对世界未来极为重要的报告: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这是该组织6年来的头一次信息更新,它再次引起世界公众对全球变暖这一严肃而紧迫问题的关注。同时,美国政府也再次成为世界各国媒体集中批评的对象。
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于1990年发表,它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了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决定。《第二次评估报告》于1995年发表,它为UNFCCC的京都议定书会议谈判作出了贡献。《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年发表,6年来对世界各国科学而准确地了解气候变化及影响、采取相应的减缓和适应措施提供了巨大帮助。因此,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发布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人类应对全球变暖负90%的责任
第四次报告显示,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全球气温已经增长了0.74℃,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0.13米至0.58米,全球气温将上升2℃至4.5℃,有的地区气温甚至有可能上升6℃。
“报告中有大量的迹象和证据,不仅清楚地显示了气候变化的确是现实存在的事实,还证明人类活动确实影响了这种变化。”IPCC主席帕乔里说。根据报告预测,北极海的海冰将在本世纪后半叶融化消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冰河将不再是冬季滑雪胜地,而将成为避暑区;地中海沿海地区的夏季将会由于热浪变得几乎无法居住;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将因海水温度上升而在数十年内被毁。在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经济造成的损失方面,穷国将首当其冲,很多非洲国家将更加饱受干旱之苦,孟加拉国以及部分太平洋岛国这种低地国家将被上升的海水淹没。
报告明确指出,对于过去50年来的全球暖化现象,人类活动要负90%的责任。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气候变化的关切和政治觉醒已达到历年来的最高程度,但帕里乔主席仍然认为还远远不够,他希望这份报告能够“震动”公众和政府,使其采取更加严肃认真的行动。
客观看待这份报告,它的预测和分析是否有些夸大其辞?事实恰恰相反。
英国政府的一位气候变化高级专家在《观察家》杂志上指出,该报告的论点其实还过于保守和乐观,因为它的出台经历了艰难的妥协过程。IPCC报告是由几千名气候变化专家完成的,他们在温室气体所带来的影响这个问题上观点差异巨大。因此,这个报告的每一段话都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激烈的争执,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没争议的观点被保留下来。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报告。
有专家认为,即使人类现在停止所有的能源消耗活动,依然很难使今后的温度保持住不上升。因为大气里已经存在的二氧化碳有一个惯性,海洋本身也有储存并逐步反应的过程,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实际温度很可能还会升高。所以,挽救全球温度不超过两度,难度非常大。
欧洲将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领头羊
在气候变化方面,欧洲一直担当着全球“领头羊”的角色。在德国,环保是继就业问题之后的第二大热点问题。在法国,几乎有半数的被采访者都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在英国,布莱尔政府已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视为首要问题。
2月2日,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再次确认,欧盟已经提议,到2020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当比1990年减少30%,到2050年减少60%至80%。而且,如果欧盟和其他发达国家无法达成30%减排目标的国际协议,欧盟仍会单方面致力于到2020年至少减排20%温室气体的原有目标。安博大使说:“30%的目标是非常宏大的,但我们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我们有相关的技术。同时,至少在欧洲,有这种政治意愿。”但遗憾的是,从1月10日这一提议提出到今天,欧盟方面还未收到来自美国、日本等欧盟以外发达国家的任何反馈。
在能源使用方面,欧盟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安博大使透露,欧盟委员会将支持2015年前在欧洲建设12座大型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工厂,并确保到2020年,欧盟所有新建煤电厂都将捕获二氧化碳并进行安全储藏。欧洲还力争保持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提出保证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其整体能源结构中占20%的目标(当前比例为8%)。欧盟还重申,到2020年欧盟一次性能源消耗总量将节省20%(当前节省能量少于7%)。
此外,欧盟委员会还表示将在欧盟范围内加快高能效车辆在运输中的使用,以便在2012年达到每公里排放120克二氧化碳(目前高于140克)的目标;对家用电器采用更严格的标准及更明确的标识;改善欧盟现有建筑的能效,改善热、电制造、传输和分配效率。
3月8日至9日,上述一系列能源和气候变化提议将由欧盟委员会在欧洲首脑理事会议期间提请批准。
美国:改变“落后”立场的紧迫性日增
与欧洲的领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落后。有分析家在IPCC第四次报告新鲜出炉伊始就马上表示,美国可能将不得不因为全球压力而酝酿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立场。
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户,其政府却在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在最近的国情咨文中,尽管布什总统提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但实际行动仍是拒绝任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制性措施。而在IPCC报告发表之际,美国又抛出了“通过在太空架设巨大镜子或向大气层中注入反射性物质颗粒等方式,来减少射向地面的光照”的奇特论调。
不过,美国的情况还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除了广为人知的施瓦辛格和布莱尔达成的协议使得加州自愿加入欧洲的温室气体交易行列外,在新国会中,认为气候变化是“深入人心的最大谎言”的偏执态度已经有望改变。新任参议院环境和公共工程委员会主席的民主党参议员巴科瑟强烈支持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强制性措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也支持针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为替代能源提供支持的立法。
一部分有远见的美国企业也在和环保组织联手行动。1月22日,包括通用电气、杜邦在内的美国部分著名企业和美国环保协会发表联合宣言,支持采取市场手段对温室气体进行减排。根据美国环保协会的提议,美国在205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在目前的排放基础上削减60%至80%。各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环境领袖也承诺要尽最大的努力说服国会尽早通过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标准。
在1月28日刚结束的达沃斯第36届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首相布莱尔在闭幕式上表示,美国以及新兴工业国家有可能在德国的带领下,在抑制气候变化方面达成一致。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表示,在联合国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全球领导人紧急峰会上,讨论为《京都议定书》确定后续机制的可能性、打破国际社会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僵局,将成为重要议题。有分析认为,潘基文将把自己新官上任后的政治资本押在气候变化问题上。
这一系列最新动向,客观上使得布什政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酝酿改变立场的紧迫性也日益增强。
中国:气候变化谈判难于世贸谈判
对中国来说,IPCC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相当重要。
作为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没有规定中国的减排义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从人均排放量看,中国目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3%。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气候变化谈判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陈冬梅最近表示,中国70%的能源消耗来自煤炭,而国际上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只是30%到40%,所以中国的煤消耗偏高太多。中国还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和重工业化期间,所有的问题集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比其他国家更甚。根据欧盟的最新预测,2020年以后,像中国、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预计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