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5 梁睿 齐平 陈发卿 来源:《经济日报》2007-01-15 4版 |
|
|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濒临北部湾渔场的临高县,一直以海洋捕捞为主业,2005年捕捞海产品37万吨,占海南全省的1/3强,与发达的捕捞业相比,海洋养殖一直是该县渔业的“短腿”。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引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从“吃海”向“耕海”转变,改变了养殖业的落后面貌,2006年深海网箱养殖产值超过1亿元,成为海南省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为渔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记者从临高县后水湾新盈港码头登上快艇,向西航行约4海里,就见到广阔无垠的碧海上点缀着许多圈状的网箱,这些网箱4口一组,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就是临高县中油深海网箱养殖公司后水湾深海养殖基地的作业场。”该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黄晖指着这些网箱所在的水域对记者说。
越过快艇的船舷,跳上一艘准备给鱼儿投放饲料的作业船,我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这些网箱。与一般的网箱不同,深海网箱为圆形,单口周长最少的也有40米,四周是网,靠一圈大浮管漂在海面上,用绳子系着水泥块固定位置,里面养着经济价值很高的金鲳鱼、军曹鱼。
站在船舷上,只见一大群个头相近的军曹鱼欢快地游到水面,像是在欢迎记者的到来。
“这种鱼不怕生,喜欢和人相处。”旁边一位中油公司的渔业工人对记者说,“由于养在深海,这些鱼不仅肉质鲜嫩,而且是绿色食品,因此很受市场欢迎,出口到韩国、日本、美国市场,一斤能卖20多元呢!”“那你们能有多少收入呢?”记者问。“光工资这部分一年就有10000元左右。此外,每组网箱都包干到人了,养得好,奖励就多。”
“还有9/10你们没看到呢,下面的鱼更多。”黄晖告诉记者,“这些网箱足有8米深,和三层楼差不多高呢!”
“这么大的网箱,投资一定不少吧?” “当然,一口造价就要11万元。”
黄晖答道,“不过效益也很不错,以军曹鱼为例,一口深海网箱每年能养三四万斤,收入可达五六十万元,而且每口网箱能用15年。由于养殖资金需求比较大,因此我们引进了中石油的投资,形成了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和渔民的‘三合一’合作模式。”
“具体地说,就是中石油出大头,占6成股份,养殖大户出小头,占4成。渔民出工帮助管理和养殖。”黄晖说,“这样三方都能有收益。”
“中石油怎么对养鱼也感兴趣呢?”记者不解地问。
“这里面还有不少故事哩!等回去后找我们局长问问吧。”黄晖笑道。
一回到县里,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找到该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卓尔,请他来解开这个谜。
“在国内,临高是最早发展深海网箱养殖的地方。”陈卓尔向记者介绍这些网箱的来历。
1997年的一天,陈卓尔在电视上偶然看到挪威卑尔根的港湾里有这种网箱,从事海洋渔业工作多年的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新事物。“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技术,我们就立马派人去那儿考察,并在1998年引进了一组4口网箱进行试生产,1999年又引进了两组8口网箱。”
但是,由于进口网箱是根据挪威当地的水域深度进行设计的,深度在15米左右,而后水湾大部分海域深度在9米左右,并且进口网箱价格很高,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于是,陈卓尔他们就开始琢磨着能不能把这套设备国产化。
“这时候我的一个在中石油深圳公司工作的朋友过来看了一下这种网箱,惊喜地发现这种网箱的浮管和他们正在生产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很像。”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陈卓尔非常自豪,“于是我们就开始试制,结果还真搞成了。”
新的网箱周长40米,深8米,正适合当地的需求,而成本大大下降。“中石油方面看到这种网箱的发展能够带动他们下游产业的发展,而且看到深海养殖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于是与我们一拍即合,2004年成立了临高中油深海养殖公司,开始进行工厂化养殖。”陈卓尔说,“在养殖的过程中,我们对深海网箱还进行了几十项技术改进。2006年,全县已经发展深海网箱500口,占全省深海网箱总量的71%。很多外省市的同行都来学习取经,现在我们正准备开发15米深的网箱。”
“深海网箱下面的海底又是贝类等软体动物生长的天堂,我们还准备和辽宁长海县携手发展底播养殖,让鲍鱼、海贝、海参也来‘安家落户’,对海洋进行立体‘耕作’,创造更多的效益。”谈起未来,陈卓尔非常兴奋,“我们适合深海养殖的水面有50多万亩,目前只开发了不到1%,还大有潜力可挖。”
一业兴,百业旺。深海渔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当地渔网厂、育种厂、饲料加工厂、渔需厂、冷冻厂等企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是渔业发展赶着我们往前跑!我们最近还要建设武莲渔港、维修调楼、抱才等港口,规划修筑连接各渔港的公路,并落实远洋生产补给船等项目。”临高县委书记符永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临高正在由渔业大县向渔业强县努力。我们计划用5年的时间争取渔业产值翻一番达到50亿元以上。过几年你们再来看,我们的渔业将有更大的发展。”临别之际,临高县县长羊经位握着记者的手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