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里也有“黄金屋”?来自温州的中标者林昌友有一本自己的“垃圾账”:先回收垃圾中的废弃塑料,然后在自己的加工厂里粉碎,再把半成品发往化纤厂作原料。“25万元,值!”林昌友如是说。
天价“捡拾权”
临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既是垃圾填埋场的主管单位,也是此次“捡拾权”竞拍的策划单位。 临安市环卫处主任郑耘介绍说,2004年之前,垃圾填埋场内是禁止外来人员捡拾垃圾的。原因有二:其一,垃圾发酵产生沼气,如果用火不当,很容易造成火灾;其二,填埋场内卡车、推土车等大型工作车辆往来频繁,容易给安全意识薄弱的零散捡拾人员造成危险。 “但禁归禁,偌大一个填埋场里难免有些‘漏网之鱼’,从而给我们的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旁边的环卫处副主任宣宏伟补充说,“既然堵不住,那就疏导。而且,垃圾中还有一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直接填埋既不利于环境保护,又不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所以从2004年以后,我们就将整个填埋场承包出去,允许有序有组织地对填埋场进行减量化捡拾。” 据了解,前两年的承包价格也就维持在一年四五万元左右,而且前来投标的人也寥寥无几,投标也流于形式。今年,风向突变,“捡拾权”一下成了“香饽饽”。宣宏伟指着办公桌上厚厚一叠材料说:“这是今年13家投标者的标书,大大多于往年。而且,由于我们采取的是暗标竞投,因此这些标书上的价位都是投标者的心理价,都是实打实的。” 记者翻看标书一一查看,发现13家竞标者中有7家的出价都高于10万元,最高者还给出了35万元的“天价”。为何最终中标的只有25万元?宣宏伟解释说:“没错,一开始中标的是这个出价35万元的人,但到最后,他却声称一下子付不出这么多钱来,按照竞标规定,标权就自然落到了出价25万元的林昌友身上。” 据介绍,林昌友在临安已做了十几年回收加工废旧物品的生意,而且前两年垃圾填埋场“捡拾权”的承包合同也都是他拿下的。“所以,老林出的价格最恰当,也最符合市场行情。”宣宏伟说道。
巧算“垃圾账”
一个垃圾场,一年能捡出25万元? 当记者拨通林昌友的手机时,他正在去苏州的路上。“真是不巧,我现在正好去苏州卖货。”电话那头的林昌友不无兴奋地说道:“有几车塑料要运到苏州去卖,我不得不亲自押车。”
据了解,被称为“垃圾王”的林昌友平均每三个月就会去卖一趟货,主要都是废弃塑料及加工后的半成品。由于前一段时间石油价格上涨,而塑料制品作为和石油相关的一个附属产品,其价格也水涨船高。因此,垃圾堆中的废弃塑料就成了林昌友眼中的“黄金”。 在被问及为何出这么高价格拍下填埋场“捡拾权”时,林昌友说:“我就是胆子大!人家不敢做的事我就敢做。”当然,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的林昌友,自然有他的小算盘。“说实话,第一年到底能不能赚回这25万元,我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比起前几年几万元钱的承包价,现在的竞标费翻了好几番,风险还是有的。”但话音一转,他又说道,“从以往经验来看,填埋场每天都有近200吨的垃圾需要填埋,而我们能从中捡出来的废弃塑料大概有三四吨左右,今年废弃塑料回收价已经涨到了300元/吨,再除去雇佣人员的工资等其他一些支出,这一年我至少也有五六万元钱可赚。” “虽然最近国际石油的价格有所下跌,但长远看来,石油价格应该还会上涨,废弃塑料的价格也远不止300元/吨。而且,随着临安市争创“国家环境卫生模范城市”的展开,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的普及,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也会越来越多。”林昌友信心十足,“如此算来,废弃塑料无论从量上还是从价上都会有增长,所以这个生意还是大有可图的。” 他还告诉记者:“我有自己的塑料加工厂,加工后的半成品肯定要比废弃塑料直接卖出去要贵许多。”
收编“游击队”
环卫部门是否有权对填埋场“捡拾权”进行竞拍?他们如何对捡拾人员进行管理?记者随即前往临安垃圾填埋场。 填埋场位于临安市上甘镇一个名叫山牛坞的山谷。据了解,填埋场于1996年开始选址建设,2004年开始二期扩建,现在整体容量大概在2万吨左右,预计可以用10年。“当初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专项拨款,同时也有一部分是环卫处依靠市场手段集资的,所以我们也拥有填埋场的管理权和处置权。竞拍‘捡拾权’,一方面是为了回笼资金,以便对填埋场进行后期建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捡拾人员实行统一管理。” 在填埋场里,一个黑瘦的小伙子正在指挥打包装车。他叫陈齐柱,林昌友的亲戚,负责填埋场日常管理。他说:“今天我们主要是对捡出来的塑料进行打包装车。平时,每天大概有30个人进行捡拾。” “填埋场的捡拾,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安全。‘捡拾权’是承包了,但安全管理还得我们来做。”宣宏伟补充道:“由于现在是承包运作,捡拾人员比较稳定,环卫处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在林昌友获得承包权之后,我们又让他拿出5万元作为捡拾人员的安全保障金,并和他手下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签订安全协议,买好意外保险。” 记者又从几位捡拾人员那里了解到,他们以前大都是在城镇里自由捡拾垃圾的,现在由林昌友“收编”之后,都觉得情况比以前要好。“以前打游击,捡来的东西不多,也没有保障,到这里来捡还得偷偷摸摸的。现在名正言顺了,捡到的东西统一由林老板收,和我们五五分成,一个月下来也有七八百元收入。” 宣宏伟指着填埋场下坡的一座厂房,说道:“你看,这是我们正在试运行的一座污水处理厂,主要针对填埋场的垃圾渗流液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一般生活污水的标准,然后再流入城市污水管道进行统一处理。拍卖‘捡拾权’,我们便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配合财政拨款,进一步投入到更多的整治工程建设中去。” 13个竞标者,最高出价35万元,竞逐的竟是捡垃圾的权利。近日,浙江临安2007年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捡拾权”,最终拍出了令人咋舌的2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