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看好日本在华设公关公司
    2006-12-18    李薇    来源:《北京商报》2006年12月18日

  索尼笔记本电池全球召回900万块、SK-II暂时停售甚至退出中国市场、佳能被38名消费者告上法庭……面对今年接连不断的质量风波,日本的公关公司也按捺不住了。
  近日,日本共同公关公司全额出资在上海成立了专为日资企业服务的公关公司——共同拓信公关顾问公司。
  共同公关表示,开设共同拓信的意图与近几年来日企在华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有关。共同拓信直言,开设该公司就是为加强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危机管理能力、专门为日企在华解决这些问题的。

加强风险管理

  共同拓信注册资金400万元人民币,员工20余人。本月内,该公司还将在北京成立事务所。
  共同拓信成立之初,将与多可思综合咨询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多可思是上海第一家日本独资的专业公共关系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门为日企提供公关支持。
  实质上,多可思已合并到共同拓信,而多可思总经理、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创始人田冈子担任共同拓信的副董事长。共同拓信将负责企业宣传,以及开办企业公关人员培训班等,为在华日资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共同拓信分析,企业因质量等在海外遭遇信誉危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初期应对不力以及平时与当地媒体沟通欠佳而使事态出现了恶化。而为应对这些难题,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公司为其提供支持。
  共同拓信2007年和2008年的销售额目标分别是1亿日元和1.5亿日元。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销售额上看,共同拓信并不算规模大的公关公司。据他介绍,目前,在我国主要城市,活跃着2000多家公关公司。

专设公关公司没必要

  “其实,外国公关公司进入中国甚至成立独资公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郑砚农说道。
  这也并不是共同公关在华的第一笔投资。该公司之前入股了东方三盟公关公司,而东方三盟公关主要为在华的日本企业和有日资背景的企业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大股东是中国环球公关公司。
  郑砚农表示,公关公司通过专业的方法,对企业的危机进行管理,在国外是很通行的办法。如今,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这种办法也被在华跨国公司甚至中国本土公司运用。但他认为,专门为某国的外资企业设立一家公关公司并没有必要。
  “跨国公司遇到公关危机,一般与当地的消费者、媒体及当地的政府有关,这需要公关公司深刻了解当地的文化、人文等环境,而这方面外国公关公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反之,本土公关公司却有着优势。这并不是会说本地语言就可以的。”郑砚农分析说。
  但郑砚农对共同拓信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进入日本市场的公关服务表示认同。他认为,日本公关公司了解日本市场,这使得中国公司更易于在日本市场起步和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