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卡通押金沉淀逾3亿遭质疑
成本只需几元钱 押金高达30元
    2006-12-18    本报记者 沈文敏    来源:《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8日 6版

“一卡通”押金沉淀逾3亿

  上海一位李女士,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前不久,她的“一卡通”出现问题,无法显示卡内余额,于是送去修理。被告知必须换卡,无奈之下,李女士只能再掏“一卡通”押金30元,才能换卡转移余额。
  一张成本只需几元钱的“一卡通”,却要向消费者收取30元的押金。如果持卡人丢失或损坏了卡,就相当于用数倍于成本的价格赔偿。据了解,目前在上海市场流通的“一卡通”约1500万张,每张押金30元,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其成本每张仅为7元,粗略计算,仅“一卡通”的押金沉淀资金就达3.45亿元。
  而按照目前3.8%的人民币拆借市场一年期利率,这些“沉淀资金”产生的年利息为1311万元。“这些沉淀资金都是持卡人的钱,由此产生的利息是否也应该归于持卡人?相关部门的做法是否合理?”上海市消保委率先提出了质疑。

消费者索问押金用途

  “一卡通”凭什么收取30元押金?对此,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的解释是:上海“一卡通”使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接触式IC芯片,开发初期,每张成本近20元,随着发卡量的增加,卡的成本已降至10元以下。虽然押金沉淀、卡内余额的沉淀都能产生利息,但是这些都是用以维持日常运营的,如车上读卡机、充值、退卡、移资的代理手续费等。公共交通卡公司还表示,收取押金是国际惯例,能督促持卡人正常保管和使用,避免一人多卡。此外,每张“一卡通”可以透支8元,假如押金较低,会产生持卡人透支后随意乱丢卡的情况。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收取押金一事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这笔押金的具体用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上海“一卡通”是政府提倡推行的实事工程。作为公共交通卡公司,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收取的这笔数亿元的押金是不是完全用于系统维护了?或者还是有部分拿去投资生利了?诸如此类问题,应当对消费者有一个说明。

利息主要用于设备投入

  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押金在内的上亿“沉淀资金”产生的利息,绝大部分都用于设备投入和更新,譬如近期公交试行“换乘优惠”,该公司就投入了1000多万元用于读卡器和中央结算系统的设备改造。“今后,还将有老人和学生的优惠换乘,POS机升级改造等也都需要一定的费用。”
  据介绍,交通卡公司目前主营收入是来自交通运营企业使用“一卡通”系统的结算手续费,但这些收入仍不足以维持 “一卡通”系统的运转,“沉淀资金”产生的利息也有一小部分用于系统运营需要。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方便市民而增设的买卡、退卡点,也需要支出费用。此外,对于市民退回的交通卡,公司也需要先进行一定的清洁再投入市场流通。另外由于上海 “一卡通”将升级为CPU卡,大批卡片将要更换,也需要资金投入。

专家称超额押金属侵权

  尽管交通卡公司用心“良苦”,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收取押金的做法,是垄断型企业的“霸王”条款,是对公民权益的侵害。首先,“一卡通”会有自然损耗的情况,现在这笔费用都由市民来承担是不合理的。其二,市民购买交通“一卡通”,一般都要充值上百元甚至数百元,这些预支的钱,实际上都以“借贷”的方式,进入交通卡公司,成为交通卡公司的现金,公司可以坐收渔利或移作他用。于海认为,预售卡提前支付数百元,应该按数额高低给予优惠折扣,或者免卡费。这才是国际惯例。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则指出,公共交通卡服务属于公益性质的公共事业,根据国家法律,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公益事业相关收费应当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并且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收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交通卡押金的收取也应当属于政府指导价的范畴,并应当召开听证会,再以交通卡制作成本为基础确定合理的押金。

  相关稿件
· 交通部要求全面取缔“特权车”“人情车” 2006-12-14
· 公交优先:城市交通一次重大制度转身 2006-12-12
· 城市交通:马路上的利益与政治 2006-12-12
· 北京:大动作推进公共交通优先 2006-12-12
· 公共交通:北京地铁乘车拥挤不堪 200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