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消费者“打假”获得赔偿
    2008-07-07    本报记者:郑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来自浙江金华的3名消费者在宁波慈溪当起了“王海”,从今年5月起,他们在慈溪市3家超市“知假买假”,先后购买了80瓶假冒“五粮液”白酒,总价38576元。
  经慈溪市消保委调解,3名“王海”最终拿回了全部货款并获得34424元的赔偿。

假冒名酒现身超市

  上月中旬,施某在慈溪三北镇某超市分3次买了6箱共36瓶“五粮液”白酒,总价16200元。施某品尝后发现口味不对,怀疑是假冒商品,便向当地工商所举报。随后,他的伙伴胡某和成某在慈溪另外2家超市分别购买了12瓶6300元和32瓶16076元的“五粮液”,也是假冒伪劣商品,于是向工商部门提出申诉,要求退还货款,并加倍赔偿经济损失。

追查假酒来源

  慈溪市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前往这3家超市封存了尚未出售的剩余“五粮液”白酒,并对其进货渠道进行追查。
  工商机关查实,这些假冒“五粮液”中,部分购于“四海酒业有限公司宁波办事处”,这家办事处并未在工商部门登记,属无照经营,具体来源还在追查。还有部分假冒“五粮液”白酒购于邻近余姚市一家烟糖公司,慈溪方面已移交余姚市工商分局处理。
  办案人员介绍,超市业主是贪图便宜才“引狼入室”。如某批次的“五粮液”白酒,正常市场进货价为每瓶480元,而涉案超市进货价为440元。为了这40元的差价,超市跌进了不法供应商的陷阱。

调解补偿

  这3名“王海”明知超市出售的“五粮液”是假冒产品,却一下买80瓶。对他们提出“退一赔一”的要求,超市业主有抵触情绪,认为这属于“知假买假”,不应支持。经慈溪市消保委实事求是耐心调解,超市方面承认存在违法经营的过错,同意退还货款,并给消费者相应经济补偿,工商机关对这3家超市予以罚款处理。
  宁波大学法学院俞德鹏教授认为,“知假买假”的“王海”,虽然以打假为手段从中获益,但其行为未触犯相关法律,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慈溪消保委对此起纠纷的调解处理,符合法的本义。

  相关稿件
· 武汉城市圈将建立统一消费者维权平台 2008-07-04
· 秦皇岛:大学生维权岗独具特色 2008-06-11
· 知识产权局首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 2008-05-26
· 专家提醒:业主装修维权需及时“勘查留证” 2008-05-12
· 遭遇垃圾短信为何维权难 200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