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经济”暗涌消费攀比风
    2008-02-27    新华社记者:勿日汗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各地中小学的陆续开学,“开学经济”又一次成为市场新的消费亮点。但一些家长和老师反映,学生热衷高消费,校园暗涌攀比之风的现象令人忧虑。
  春节过后,呼和浩特市十八中学的高一学生小敏用压岁钱给自己买了一款索尼MP4,而在她的背包里还放着手机、电子词典、数码相机,脚上穿着价格不菲的名牌运动鞋。
  除了对自己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之外,小敏为即将来临的新学期做准备,买了一个230元的书包、一支170元的派克钢笔,还买了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小文具,花费近600元。这位16岁的女孩告诉记者,每个新学期同学们都会添新文具,不少人还会更换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如果自己不换,就显得太“老土”了。
  家住内蒙古商都县农村的高二学生贾勇对名牌服饰、新潮电子产品不了解,也不敢奢望。但在县城中学读书的他还是积攒下200元压岁钱,准备开学后请同学吃饭。他告诉记者,每学期开学,寝室同学都会聚餐,大家轮流请客,如果自己不参与,会被认为是“小气、吝啬”。
  每当一个新学期到来,精明的商家都会瞄准学生的口袋,推出高价而新奇的文具,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记者在呼和浩特市文化商城一家文具店看到,一个漂亮的卡通手动削笔刀要价58元,而普通的仅售10元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家长都反对学生的高消费,对校园掀起的攀比之风忧心忡忡。“孩子的穿着使用只要得体舒服就行,没有必要追求名牌、高档。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纵容,会助长孩子爱慕虚荣的不良习气。”在内蒙古大学工作的包云女士说。
  呼和浩特市兴安路小学老师格日乐告诉记者,她经常看到,一个学生换了新文具,第二天班里就会出现好几个相同的文具。“孩子们理性意识差,不易抵御诱惑,部分同学购买高档用品的行为很容易对别人产生微妙影响,形成攀富比贵的心理。”格日乐说。
  对于当前学生高消费的现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阿尔泰认为,家长、社会多方面因素造成孩子消费观念畸形。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娇生惯养,宁可大人省吃俭用也不让孩子受委屈的教育方法,是产生这种消费误区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弱,模仿能力强,容易受身边同学高消费行为的影响,日渐增长享乐心理。
  “学生热衷高消费,有碍于孩子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造成青少年虚荣心膨胀,更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阿尔泰研究员说。对此,他强烈呼吁,家长、学校、社会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消费观念,培养他们艰苦朴素、自强自立的品格。
  呼和浩特市兴安路小学校长达赖都仁建议,家长应以身作则,告诉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拒绝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物质要求,并对孩子解释清楚不满足他的理由。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勤俭节约的可贵,让他们懂得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并提倡同学之间建立真诚的友谊,反对金钱物质交换。
  相关稿件
· 广西灾区学校按时开学 2008-02-26
· “医药分开”学学巴基斯坦 2007-10-23
· 商家借开学促销学生高消费应引起重视 2007-09-12
· 警惕“开学经济”养成不良消费观 2007-09-06
· “开学经济”带火当地旅游 200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