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冷饮市场:今夏饮料悄然“瘦身”
    2007-06-15    段菁菁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浙江电 如初夏的女人一样,这几天杭州冷饮市场上几乎所有一线品牌饮料都换上了靓丽的“新装”。与传统的“直桶型”的外观不同,“瘦身”后的新包装要么呈螺旋形向内凹,要么将水桶腰改装成了小蛮腰。跟包装一起“缩水”的是饮料本身的净含量,而不是价格。
    笔者发现,按今年2月份规格生产的500ml某牌号“鲜橙多”还摆在杭州文一路一家超市内销售,仅相距几十米的可的便利店中同牌号“鲜橙多”却摇身一变换了450ml的螺旋型新包装,而两家标价都是2.5元;另外在几家大型超市中,某种牌子的茶饮料净含量从500ml降到470ml,另一种冰爽茶的净含量也从500ml降到480ml,还有一种小瓶装的冰红茶由原来的500ml降到490ml。但这些瓶装饮料的零售价格比以往却没有降低。
    世纪联华超市庆春店负责饮料销售的杨小姐对饮料竞相更换新包装的做法特别有感触:“往年到了五六月份销售旺季,很多饮料都会打出‘加量不加价’的旗号吸引人气,今年大多品牌饮料却变成了‘减量不减价’。”杭州本地一家知名饮料公司市场部的相关人士直言:“这种借更换新包装变相提价的做法最近两年在饮料行业特别风行,因为如此可以最大限度规避明码涨价带来的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由于竞争激烈,厂家大多不敢轻易涨价,谁先涨价就意味着谁可能失去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原料、包装、运输三大成本上涨给饮料商带来不小的压力。糖价以及PET瓶、易拉罐瓶等原料价格纷纷上涨,成本的压力导致终端销售价格变相上涨。而饮料“瘦身”就是厂家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
    然而对于这种变相提价的方式,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叶航教授并不认同。在他看来,在成本攀升的压力下,厂家将产品涨价无可厚非,但采用“减量不减价”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实在值得商榷。因为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协和相关部门有责任提醒消费者注意。
    面对今夏饮品的变局,消费者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看来多数是很无奈:在受访的15位饮料消费者中,有将近9成的人表示,尽管净含量减少,但仍然会购买,仅有10%的消费者表示,今后将考虑减少购买饮料的次数和数量。
  相关稿件
· 百事公司呼吁饮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2007-06-11
· 新加坡食品和饮料厂商承诺减少包装材料 2007-05-15
· 凉茶产业:离世界级饮料有多远 2007-04-23
· [市场透视]凉茶产业:离世界级饮料有多远 2007-04-23
· 宁夏枸杞果汁饮料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200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