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起,央行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中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的高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数专家认为,银行过度放贷将给通胀与资产价格造成上涨压力,央行此举在于防范经济过热,收紧流动性。
加快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防范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及经济过热风险。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今年一季度之后经济有趋热倾向,经济实际增速已经高于潜在增速,同时资产泡沫也在累积。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升幅尚属温和,但从央行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等数据来看升幅已经偏快。“在以上背景下,需要加快货币政策向常态的回归。”刘煜辉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11.9%,较以往几个季度增速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为2.2%,走势比较温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温和,低于国际上3%的警戒线,但这几个月生产价格指数的增速比较快,值得警惕。”他表示,生产者物价指数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时间一般在3到6个月,货币政策需要对几个月后的经济形势提前做出应对。
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市场面临着内部到期票据、外部“热钱”等双重因素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针对这些压力作出的对冲手段。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是对银行信贷的进一步控制。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过去10周内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大约相当于提高三次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但近期外汇储备的持续升高已经增加了央行维持盯住美元策略的负担,同时最近因中美对话所重启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刺激了外汇流入。王庆指出,公开市场操作本身可能不足以应对持续增加的流动性管理的负担,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更为有效的工具。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为对冲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外汇占款增长带来的流动性。鲁政委表示,如果说今年前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主要指向信贷过快增长的话,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则很可能是因为升值预期造成的外汇占款重回3000亿元左右的较高水平。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外汇占款是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外汇占款增长已呈加快之势,在出口超预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渐强的背景下,外汇占款预计将继续上升。近期大量央票即将到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到期资金的规模有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减少银行可贷资金。
收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管理流动性与引导市场预期。李勇称,银行过度放贷将给通胀与资产价格造成上涨压力,中国将对此使用灵活适用工具。“关于通胀预期与通胀,我们在努力实现恰当的管理,尤其是在今年。”他表示。 “这是今年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在向常态回归。去年银行信贷投放较多,加强流动性管理将贯穿央行全年工作。”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看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首先,目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充裕,超出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流动性需求,所以央行进一步收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其次,一季度新增贷款增长较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大约2500亿元的银行资金,这将从一定程度上起到进一步抑制贷款增长的目的;第三,一季度货币投放增长较快,M2增长25%左右,而正常的M2增速在17%左右,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后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投放,减轻通胀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认为,目前经济情况并未像数据所表现出的那么好,未来经济增长中面临着比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四季度经济增速不排除有下行风险,现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为未来宏观调控反向操作预留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