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人民币稳中求进
    2009-12-16    作者:夏璟璟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的国际货币市场可谓“波涛汹涌”。而在这一片“波涛汹涌”中,作为国际重要货币的美元也未能幸免,表现出了“跌跌不休”的态势。尽管如此,伴随着外部升值预期的压力和对今后汇率形成机制走向的思索,人民币还是以稳健的脚步走完了“多事”的2009年,并朝着国际化的目标一步步地迈进。

  总体稳定 略有波动

  “如果用一句话表述2009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我觉得应该是‘总体稳定,略有波动’。”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如此形容2009年人民币的“表现”。
  “具体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孙茂辉认为,“第一方面,美联储在危机中大刀阔斧地推行数量宽松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市场上美元流动性过剩,美元的过剩又致使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升值。”
  实际上,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08年9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就一直稳定在6.83左右。如果以当前稳定在6.8200左右的即期汇率中间价与2008年末平均汇率中间价作对照的话,2009年中人民币对美元微升约0.2%。
  孙茂辉继而从另一方面指出,由于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年中基本采取跟随美元政策,所以在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等其他世界主要货币贬值后,人民币相对这些货币在2009年中也处于贬值状态。
  “但不管是贬值还是升值,人民币波动的幅度都有限,总体上还是保持稳定的状态。”孙茂辉认为。
  对于2009年人民币的稳定表现,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丁志杰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平稳态势,有利于减少对我国进出口的不利影响,也有助于保持外储投资的价值稳定。
  接受记者采访的沪上数位专家也认为,“保持这样的稳定,就等于保持了基础汇率和基本计价体系的稳定,这样的稳定是危机下恰当的战略趋势。”

  区别对待 完善机制

  自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热点话题。不仅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欧元集团主席容克等人相继来华商谈人民币升值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11月访华前夕多次提及中国汇率问题。
  对于来自不同方面的升值压力,孙茂辉认为其根源是不同的,“欧盟等组织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主要是人民币在金融危机后相对于欧元等货币确实贬值了;但美国则主要是考虑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美国贸易赤字状况。”
  “鉴于此,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孙茂辉认为。“但关键还是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努力朝一揽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而不是现在单独绑定美元。”
  据记者了解,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11月份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经提出,央行将“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对于欧美等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国内专家也普遍认为,尽管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逐渐回升,但这主要由投资推动,贸易贡献还为负值,要求人民币升值不现实。

  走向国际 任重道远

  2009年,不仅是人民币经受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一年,同样也是人民币坚实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年。
  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终于正式开闸。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共5市被列入首批试点城市,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随即展开。
  但是,在随后的推进过程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似乎“叫好不叫座”,一度遭“冷遇”。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超过1亿元。但这一数字显然还是低于当初的预期。
  对此,孙茂辉认为,从形势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总体上还是成功的,“现在贸易量不是很大,也是正常现象,因为是否用人民币结算不是单方的事情,还要看外国贸易方愿不愿意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其实和美元、日元等其他货币一样,人民币的国际化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其一蹴而就。”孙茂辉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则预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一定会不断上升,这场危机使其他货币地位遭到了削弱,而人民币则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性,另外人民币国际货币的有效特征也将凸显。”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孙茂辉建议,“将来人民币不仅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应不断推出相关人民币金融产品,使人民币将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稿件
· 德同资金开始募集首只人民币基金 2009-12-11
· 朱民:人民币并非经济再平衡关键因素 2009-12-10
· 李迅雷:未来一年人民币不会大幅升值 2009-12-08
·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绕不过去的 2009-12-04
· 欧元之父:别硬逼人民币国际化 2009-12-03